第368章 高产的学者(第2/3页)

这也的确没办法,李凡毕竟不是大教授,没有自己的科学团队。总不能为了验证一个结论的正误,去调查成千上万的人吧,他不具备这个条件啊。

李刚教授发布微博后,浙大心理学讲师欧阳震南再度跟进,继续就李凡这篇文章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1,李凡低估了实际的失败率,因为除了抽样误差,还有其他误差。

2,重复实验应该尽可能和原实验接近,李凡并没做到。

……

连续两名心理学专家的公开“倒李”后,更多相关专家加入到了讨论之中。

郑云教授说这学术研究极不成熟;

心理学家马海接受采访时,说李凡的验证过程没有任何严谨性。

一位博士生匿名说这篇研究报告毫无价值。

……

李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直到第二天早晨起床,看到很多专家跳出来的时候,他真坐不住了!

李凡躺在床上呆呆地望着手机,整个人都不好了,之前的博大胸襟也缩水了,此时的他超凡旷达不起来了。

当整个社会舆论,从普通老百姓到相关专家一齐反对自己观点的时候,而且形态愈演愈烈,李凡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淡定下去了。

李凡承认自己这篇研究报告的确缺少大量精准数据的支撑,也承认专家们质疑一些地方的确有理有据,但他就是不开心!

于是,他决定做些什么了!

遇到这种情况,有些人会蹦起来和别人争辩是非甚至喊爹骂娘!有些人愤愤不平但默不作声……因为性格原因,每个人处理问题的方法未必都不一样。

而李凡的做法是:保持缄默,并疯狂发表心理学学术作品!

“豁”地起床,脸也没洗牙也没刷,下床来到电脑桌前,翻开笔记本后准备码字,可写点儿什么呢?

马强像上学期每天一样,起床后都会轻弹一会儿吉他,当今早吉他声再次响起的时候,李凡的手指也便在键盘上敲击了起来:

《音乐与创造力》

创造力分为发散性创造力和聚合性创造力,真正的创意奇才,必定既是发散者,又是聚合者。

……

欢快的音乐可以提升创造力,它同时具备正向情绪诱发力和激发性强烈的觉醒成分两个特质,而这些都对思维的灵活性颇有助益,从而进一步提高创造力。

(完)

落下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马强的吉他也弹完了。

李凡给陆丫丫挂了个电话,问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能不能破例发表在《国学时代》上,因为纸质报刊《心理学报》更新实在太慢了,影响力也太狭窄了。

陆丫丫刚刚从美国实习回来,她接到电话后便请示了总编,总编的答案当然是没问题!

她道:“主编说了,你两个多月都没在《国学时代》上发表文章了,不管你写什么,我们都给你开专区!我们等你等得好辛苦啊,李大作家!”

《国学时代》APP上,【李凡专栏】于次日正式上线,《音乐与创作力》一文作为第一篇文章正式发布!

当早上起床看到自己的文章时,李凡拿不定主义,自己接下来的第二篇研究写些什么呢?

寝室内的电视机正播放着《动物世界》,里面传来了充满磁性的声音: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这是个交配的季节……”

李凡灵感来了,他马上下床,在电脑上敲下了如下标题:

《论倭黑猩猩双性恋问题》。

不过,李凡又默默地给删除了,心道:想我也是个公众人物……

更改标题:《鸟笼效应》。

什么是鸟笼效应?就是: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鸟笼效应”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在前世,是由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所发现的。

之所以叫鸟笼效应,它的由来是这样的:

1907年,詹姆斯和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打赌,说他一定会让卡尔森养一只鸟的。

卡尔森自然不信,然后詹姆斯送给了他一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并不在意,只当它是个漂亮的工艺品。

可结果,过阵子后,那个鸟笼中便多了一只漂亮的鹦鹉。

这篇《鸟笼效应》发表后的第二天,李凡再发一篇文章:《记忆遗传新假说》。

记忆可以遗传下一代这个观点,本来已经被证明为错误言论了,不过,在这篇《记忆遗传新假说》的文章中,李凡重新肯定了这一观点,并推测了记忆与心理学和遗传学之间的联系。

周四,发表《抑郁症与身体健康》,提出抑郁症不仅仅是心理障碍,更是系统疾病!它会影响到整个身体,尤其是身体解毒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有更高风险患有癌症、心血管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