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我家没有大草原,养不住你这匹野马(第2/3页)

研究王茵的演唱风格及艺术特色,对了解民族音乐以及充实民族音乐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录完歌曲后,陈子昂让王雨和蓝叶清留下来。

“一起吃晚饭,我让老师带你们飞。”陈子昂对王雨和蓝叶清说道。

王雨和蓝叶清眼睛一亮。

王茵并不拒绝陈子昂,答应跟陈子昂他们吃饭。

饭桌上,王雨也不托大,认真跟王茵请教一些音乐上的问题。

王茵笑着说道:“中国的民族声乐有悠久的历史,需要认真的整理、学习和继承。比如中国的戏曲、曲艺、民歌等,在演唱方法上各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应当从中吸取营养,极取精华,认真的总结和提高。但是,我们要用发展的、科学的态度来做这项工作。中国的民族声乐既是科学的,又是具有民族特点的,这种唱法要被中国的广大听众欢迎、承认、喜欢,也应当具有时代感。我们的任务是把科学演唱方法的普遍性运用到中国民族声乐表演唱的特殊性当中,最终体现出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训练体系。”

王雨,蓝叶清和陈子昂认真聆听,中国民族声乐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音乐理论体系,王茵的贡献非常巨大。

她的演唱风格最初是对传统民族风格的传承,最后才开始探索,比王雨走得还要早,也还要远。

“别小看传统戏曲,我现在借鉴了不少里面的精髓。戏曲在我国流传千百年,它已经具备成熟的舞台艺术,融合了艺术、杂技等多种表演形式内容,种类繁多,其中有音乐、歌唱、对白、舞蹈等等,可谓是集中‘唱、念、做、打’为一体。戏曲中的说唱和西方的歌剧、舞剧有所不同,戏曲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诸如:表演者的身段、柔韧度等等。我国戏曲作为传统文化可谓是家喻户晓,而中国民族声乐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戏曲的一种创新形式。”王茵并不吝啬自己的探索经验,将自己的经验说与王雨他们听。

王雨若有所思,王茵有圆润的唱腔等,尤其她柔韧的身段,这是许多人没注意到的。

越深入接触王茵,蓝叶清越震惊,王茵的天赋和努力,真的不是常人能有能做到的。

王茵也是因为王雨和蓝叶清在陈子昂公司里,才愿意多说一些。

不然她还不如多回去教自己文工团里的人呢。

王茵的强大,是越接触越令歌手们产生一种无力感。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追求的是清雅、脱俗。王茵不仅仅掌握了传统戏曲的一些知识,同时她还学习其他优秀的民族歌唱家的演唱技巧,结合起来演绎她多种演唱风格中的一种——清雅、脱俗。

西方音乐进入中国,流行歌曲开始大量的出现时,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也开始尝试着改变,从而音乐教育领域、音乐理论界、音乐创作界开始将中国民族音乐的范畴进行拓展,诸如:技巧的创新、风格的取向等都拓宽了。王茵的演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也开始适当的发生改变,在保留民族声乐的优势上开始融合西方音乐知识,进而更好的与世界音乐接轨,扩大中国音乐的知名度。

如今,王茵的演唱风格走向成熟,她的声音表达、歌唱技巧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她的声音柔美、呼吸流畅、呼吸控制自如等等能够很好的引发与群众的共鸣,尤其她中声区圆润、轻松流畅,富于表现力;高声区明亮、通达,并带有泛音。这样一来,她的演唱风格在展示民歌演唱时的柔美、细腻的音色的同时,又具有西方声乐中穿透力的歌唱共鸣。

而王雨,现在不仅仅是单一的对西方音乐进行借鉴,还开始探究适合她自己的民族唱法道路,尝试将西方交响乐与民族唱法相结合,从而让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即能够感受到民族气息和地方色彩,又能够感受到西方交响乐的端庄、典雅等等。

但这条路,她才开始走没多久,王茵却已经走了好几年,走得很远。

如果让王雨现在举办两种音乐会场、两种不同的风格,她做不到,而王茵却拿捏有度、表现游刃有余。

王茵的演唱风格拓宽了传统民族声乐风格,同时也给了她自己在舞台上演唱定位了新的风格。

饭桌上,陈子昂完全成为了路人。

王雨和王茵探讨得最多,蓝叶清时不时请教一些问题。

陈子昂有些尴尬,他现在心思不在这上面,怕加入进去后,王茵会对他抱希望。

他不敢跟王茵见面太多,就是怕王茵认为他回头是岸,然后对他倾囊相授。

那他怎么办?

他怕辜负老师的期望,他这辈子是不可能继承老师的衣钵了的。

“时代在改变,传统民族演唱风格需要再创造。”王茵跟王雨和蓝叶清说道:“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见识的宽度使得他们对音乐的鉴赏水平也不断的提升,中国民族音乐也就不得不开始向着科学性方向发展。我现在在演唱过程中,保留民族歌唱方法的基础上,开始融入一些其他唱法的优点,诸如:美声唱法。进而总结出具有中国民族代表性的、科学的民族唱法,既具有传统民歌的吐字清晰、气息灵活、声音甜美的特点,又具有美声唱法宽阔的音域、声区统一、混声的优点。比如我在唱《龙船调》的过程中,通过这样的科学性的唱法,吐字清晰、感情真挚,低音区高位置,让人们清楚的知道音乐作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进而容易在大脑中形成特定的画面,加之节奏的轻快,能够很好的激发听众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