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1章 不一样(第2/3页)

那就是1500亿的融资金额!

华夏市场能消化?

哪怕大部分都是由金融机构消化,可公开发售部分,既然是A股上市,起码也有30%以上,得从市面上募集将近500亿的资金。

这两年,内地这边也被股市弄怕了,想一次性从散户这里募集500亿的资金,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一旦发行股份过多,最后可能会出现不小的麻烦。

所以陈浪提议,增发60亿股就够了,刚好让总股本达到500亿股。

60亿股,消化要比100亿股容易不少。

而且对外放出的股份只有12%,这也会让远方零售稳如泰山。

远方目前资金还有不少,融资太多的资金回来,补充效果有限,适当的让市场出现一些紧缺感,有利于后续发展。

作为远方零售目前的掌控人,未来的业务对接高级副总裁,陈浪的提议,袁成道也要好好考虑才行。

发行100亿股和发行60亿股,差距还是很大的。

而且还要考虑到其他股东的意愿,增发太多,他们的股份比例再次被稀释,不见得大家都会乐意。

毕竟融资来的钱,他们也拿不到手。

从股东的角度来看,发行60亿股其实更好一些,市面上流通股本少,价格肯定要比大量发行来的高。

到最后,他们股份比例高一些,手中的股票价值却是不比稀释后的少,每年的分红也能更多。

可发行量低了,融资金额也就低了,还有可能造成远方股票流通困难……

总之,双方就这事讨论了好几天,还咨询了不少机构的意见,最终决定交给李东来决定。

另外便是承销团的事,远方零售规模庞大,承销团也需要多家机构协同合作才行,选择哪些机构参与,哪些机构成为主承销商,这都关系到利益,很大的利益,也需要由李东抉择。

听完众人的汇报,李东考虑片刻道:“先说承销团的事,这次是A股上市,自然考虑的是国内投行和券商。

我们IPO规模很大,其实没必要争什么,这不是一两家能吃的下的。

国内排名前十的券商和投行,愿意加入的都可以加入,当然,费用方面要压到最低。

远方的知名度在这,其实承销远方的IPO难度不大。

之前我们融资3000亿的计划都顺利完成了,更别说上市了,只会更简单。

这个没什么好争的,至于主承销商,中金、中信、中银、招商证券、建银证券……这几家共同承担。”

前面的还好说,建银此时实力不强,居然也能抢到主承销商的位置,众人对视一眼,接着都默认没有吭声。

人家自己实力不行,可老子建行实力强悍,这些年和远方业务密切,成为主承销商之一也不足为奇。

这些都不是大事,前十的券商都一网打尽,相信他们也不会拒绝远方的IPO承销。

李东说完见没人反驳,继续道:“至于发行多少股本,还是按照陈总说的,60亿股吧。

这几次不断增发融合,其他股东的股份都已经稀释到了极限。

再稀释下去,这些人恐怕真要不满了。

另外发行60亿股,消化起来要轻松一些,远方控股在上市之后,还能持有远方零售66%的股份。

而腾讯那边,也持有3%的股份。

这样一来,整个集团控制的股份比例就达到了69%,超过三分之二的比例,在其他公司上面不强求这点,可远方零售是我们的根基,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

发行区间方面,具体的还要和承销商商量。

不过原则上不低于15元每股,A股涨幅有限,很难创造出特别高的涨幅。

远方固定资产和现金流都有4000多亿,定低了,不符合我们的预期。

15元是基础,当然,也不能太高,20元则是上限。

发行价尽量在这个区间内,更符合我们的利益。

到底多少,你们和对方商量。

具体怎么操作,你们去办,马上快要过年了,年底之前,把该定的都定下来。

过完年,就正式开始准备上市。

过完年都已经2月中旬了,上班的时候更是2月底,很快就要进入3月份。

顺利话,5月份左右上市,稍有耽误,那就得等到年底才行。

我不希望拖太长的时间,所以大家近期都加快点效率。

今年忙完了……”

他后面话没说出口,众人齐刷刷地看着他。

李东干咳一声,中断了自己的口头禅,转移话题道:“另外零售业务抓紧,其他的业务也不能耽搁。

腾讯那边,微信要继续开发新功能,虽然现在微信已经是华夏甚至全世界最大的移动端通讯软件,可我听说最近大家有些懈怠了,一些乱七八糟的插件都上线了。

微信的最大亮点就在于简洁简单,有些没必要的东西不要都加进去。

还有,我听说微信的朋友圈最近兴起一股潮流,也就是你们说的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