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3章 成吨的(第2/2页)

要说普洱茶是云南地区的老手艺了,20世纪初的福元昌等商号,名头就比福原爱大了,茶叶的卖价也是很有些厉害的,出口日本等地的有,送到北上广卖出高价的也有。

但是,建国以后的环境,却不是普洱茶好生存的环境,如昆明茶厂这样的大企业,名头是挂着省会没错,真正做的业务却是晒茶,有的甚至只从农民手里收茶,再送到广州茶厂就算结束。

到了73年,昆明、勐海等茶厂才试制了大叶种的普洱茶,开始出口港澳,换到了不少的外汇。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几家茶厂依旧是依赖广交会,对于各方管理者来说,也是压力不小的。

姜志军与老陈吃过两次饭,此时说话就轻松的很,说:“你知道最近刚拿诺贝尔奖的杨锐吧。”

“那当然,北大的杨锐嘛,电视里都看烦了,挺精神的,怎么了?”

“他对你们普洱茶有些兴趣啊。”

“咦?”

“你有没有好茶送几饼过来,给我们尝一尝?”

“真的是杨锐要喝?”老陈心里寻思起来。

“当然,我能骗你不成。”姜志军心里好笑。

老陈琢磨了几秒钟,拍了桌子,道:“你等着,我这里还有几个老茶饼,咱们京城见。”

“多老?”

“民国以前的!”老陈也是下了血本。辛亥革命是1911年,在那以前,茶厂的生意都是私人在做,各种商号做的茶饼,还是非常有特色的。比起民国后期的官营茶厂,商号的茶不仅老,而且好。

“别光带老茶,新茶也要,人家想多买些。”

“多少?”

“要是好,成吨的要。”

“他干什么用?”

“你管呢?也许就是给研究员提神呢。”

“太好了!我坐飞机来,你等着!”老陈乐的脸比茶红。

“到了再打我电话。”姜志军挂上电话,依旧得意的不行。他先前给杨锐说话的时候,就说老陈会来,毕竟是没那么笃定的。现在发现自己猜对了,还是很爽的。

想到能将此事漂漂亮亮的办下来,姜志军就觉得,自己的身家又要大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