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秦十二金人(上)(第2/2页)
如果“器与名”反映到皇帝身上,那么在先秦时期,从夏一直传到周的“禹王九鼎”就是天子的“器”,它代表宗周统御天下的正统性,而宗周天子就是“名”!
所以无论是成就霸业的齐桓公,还是楚庄王,都会到周天子所在国都洛邑问“鼎之轻重”!
而一统天下的始皇帝自然也希望能够继承禹王九鼎,确立秦的正统性。
但禹王九鼎失落后,便有了镇国十二金人来作为秦朝的“礼器”!
只不过让秦始皇想不到的是,因为秦代的历史太短暂,十二金人作为镇国之器的作用并没有禹王九鼎那么深入人心,反而是和氏璧,也就是传国玉玺,在汉代以后取代失落的禹王九鼎成为历代皇朝正统性的镇国之器!
但不管如何,这十二金人仍然是秦代皇权的代表,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铸造的难度,工艺的复杂,都让它成为中国几千年来艺术品中不可置喙的巅峰之作,国宝中的国宝!
历代以来能够代表皇权的东西都是最珍贵的艺术品,就像人们对清代皇家玉玺的追捧一样,两千年前的十二金人同样也是众人追逐的顶级艺术品。
而此刻的刘东已经完全陷入了爆棚的兴奋和狂喜中,这种兴奋和喜悦甚至超越了之前所有的收获,就算是得到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的时候,他也不想现在这么高兴!
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十二金人中蕴含着封建时代的皇权,而对权利的追逐是任何一个男人心中最原始的欲望,虽然有大有小,有明显也有隐秘,但这种权力欲望却存在每一个人心底,刘东当然也不例外!
所以,他更喜欢这种代表封建王权的东西,那怕只是一个象征!
良久之后,等刘东稍稍冷静下来后,不禁伸手摸了摸金人后背的文字,同时暗道:“这恐怕是蒙恬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了!”
史料记载秦铸十二金人:“其胸前铭”;“铭其后”。意思就是胸前背后都有铭文,铭文是由李斯撰文,蒙恬书写。李斯是丞相,蒙恬是大将军。由此可见铭文档次之高。
等刘东小心的把巨大的青铜躯干翻过来后,果然发现在同仁胸前的铠甲上存在着密密麻麻的字迹,通体用小篆书写,其中的内容便是记载着秦国的历史,以及始皇帝嬴政统一六国的功绩和秦朝的主要政治主张!
全文只有899字,但古文向来讲究“微言大义”。就像《论语》全文只有11705个字,大约相当于现今对开报纸一个版面的容量。但宋初名相赵普却用半部论语治天下!
而李斯也是秦代名相,同样也是著名的书法家,这一篇铭文虽然字数不算多,但其中隐藏的信息量足够作一篇上百页的博士论文了!
更关键的是这些文字信息肯定能够填补一些秦代历史空白,甚至周朝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空白,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刘东当然也清楚这些,不过他现在最想做的还是把这件青铜像补充完整!很快,刘东又从旁边的大木箱里找出了这件青铜人像的两条手臂,两条腿,以及最底下的青铜底座!
在地上摆放整齐后,整件青铜人像的形象也完整的出现在刘东面前!
史料中有关铜人的称谓很多,大概有以下几种:钟鐻、金人、钟、金狄人、翁仲、铜人等。将铜人称作“钟”,那是因为铜人是空心的,像钟的样子。将铜人叫“金狄人”,那是因为夷狄人是铜人的原形。翁仲即铜像。
陈直《三辅黄图校注》引《三铺旧事》中也记载:“铸金狄人,立阿房殿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