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一种善行

洛杉矶地区干燥少雨,日照充足,太阳几乎每天都明晃晃的挂在天空之中,对于大部分剧组来说,这是非常理想的外景拍摄条件。

但对墨菲的剧组来说不是,他的整个外景戏当中,根本不会出现任何阳光,镜头色调完全以阴暗为主,充足的日照带来的只会是麻烦,剧组拍摄中反而需要处处遮光,否则胶片曝光过度的话,即便是以现在的技术,后期调色也非常困难。

“大卫,光线太亮,太柔和了!”

几乎每个场景的拍摄中,都能听到墨菲的喊声,“光线要硬一些,色调要阴暗!”

这部影片与之前的《混乱之城》不同,整个故事充满了阴郁氛围和绝望与荒诞,属于好莱坞比较少见的黑的非常彻底绝望的个人传记片。

墨菲从来没有想过这部影片会产生什么样的盈利,反而首先考虑的是在颁奖季会不会更有作为,影片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在商业上有太多的作为,那样就不可能广泛的流传,也与罗斯的想法相悖。

既然答应了朋友,墨菲自然想要做到更好,像这样小众当中的小众题材,真想要名声大振,成为世界知名的影片的话,奥斯卡是最好的传播途径和平台。

过往,带有黑色风格的典型奥斯卡冲奖影片在颁奖季也不是没有收获。

比如2003年的《芝加哥》,2005年的《百万美元宝贝》,2006年的《无间行者》,2008年的《老无所依》……

当然,这些影片不像墨菲的风格那样黑的彻底,内里还是好莱坞电影的主流取向那一套,而且也不像墨菲执导的影片这样偏向商业化。

墨菲的几部代表作,从表面到内里全都是黑的,价值取向更是让卫道士们嗤之以鼻。

虽然因为风格问题接连在奥斯卡上面受挫,但墨菲不准备在这部影片上做出根本性的变化。

黑色电影是对犬儒主义的高歌颂扬,还是直面人性阴暗的勇气?它是由视觉风格定位认定?还是按照其主控思想、故事的整体基调来加以确定?它的视觉风格仅仅是“阴森可怖”,还是藏有更加深刻的主题?

对于这些,墨菲都有自己的理解。

必须承认,黑色电影是一个非常具有电影艺术特征的艺术现象,它同时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电影现象,黑色电影不是由一个理论概念引出,而是对某种电影工业生产既成现象的描述和归纳。

无论在摄影棚,还是在外景地,墨菲的场景构建和拍摄中,都为剧组制定了四条基本原则。

大部分场景都是按照夜景布光;构图宁愿使用斜线与垂直线而不用横线;用照明处理让演员常常隐藏于城市夜景中,演员说话时面部总是被阴影遮住好,或者用光影在人脸上做分割;摄影机构图的张力优先于演员的形体动作。

除了这四条基本原则,墨菲在实地拍摄中,还使用了更多的技巧。

前几天的拍摄结束之后,墨菲与菲力·拉舍尔进行了交流,适当的调整了拍摄方式,后面的拍摄他们偏爱使用低角度照明、大光比的布光、非常硬朗的摄影调子。

这样一来,他们一般都使用比较实的焦点,一般不会使用柔光镜、雾镜来使画面变得柔和。

比如菲力·拉舍尔常用广角镜、小光孔来求得较大的景深,这种景深镜头很容易造成对人的压抑感。

再就是一些场景布置当中,墨菲都让海伦娜·埃斯波拉适当的增加一些例如天使堕落图之类的,带有典型的黑色意味的道具,并且在随后的拍摄里面,让菲力·拉舍尔采用不稳定的镜头构图,将形状奇特的光区和线条、物体,比如百叶窗的光影、门、窗、楼梯、金属架等等,形成对人的分离和挤压。

尤其在使用较大角度的仰角和俯角摄影时。

几乎所有的拍摄中,墨菲都要求菲力·拉舍尔使用斜线与垂直线而不用横线来构图,斜线分裂的镜头能够使黑色电影的世界显得不安宁、不稳定。

在黑色电影中,光线以奇特的形状射进房间中,观众看到的是参差不齐的四边形、锐角三角形、垂直的狭缝。

墨菲对于这部影片黑色元素的处理,还有一个强烈视觉元素,那就是对血腥画面的使用。

这方面不用多说,从最初的影片到现在,都是他的拿手好戏。

从表现主义绘画到黑色电影,这一类的视觉形象被人类乐此不疲,反复创作、反复观赏,发展出如此复杂丰富并自成系统的黑色电影视觉图谱,它具有奥斯卡·王尔德意义上的唯美主义意味。

但是,即使一部影片营造了典型的黑色电影视觉风格,它不一定就是黑色电影,决定因素是影片叙事上的总体倾向,是那主控思想上无尽的阴郁、幽暗。

“潮湿的城市街道、戏剧化的楼梯、黑暗的火车站、倾斜的拍摄角度、忧郁的阴影和梦幻般的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