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和诗经一较高下

“小黄,了不起,了不起。”

第二天,水木讲师办公室内,之前没有出席的培进拿着报纸向黄一凡竖起了大拇指。

“厉害,实在是厉害,楚辞竟然被你找到了一条新的研究方向。”

培进也是中文系的讲师,自然知道在楚辞失传的年代里要去研究楚辞该当有多么的困难。因为,这每一次的研究你都需要查找无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资料文献。这不仅挑战的是个人对于这一些文献的理解能力,同时还挑战你花费的无数时间。而有的哪怕就是花10年时间去研究楚辞,也不见得能不能入门。这也是为什么楚辞学协会是华国文学最高的两大协会之一。

“运气,运气而已。”

黄一凡谦虚地说道。

“哪里是什么运气,别太谦虚了,太谦虚就是骄傲,懂不。”

“呵呵,老培,你越来越有趣了。”

黄一凡打着哈哈:“改天再聊,我准备去讲课了。”

黄一凡的讲座一共有三节,昨天第一节,今天便继续第二节。

“我靠,怎么这么多人。”

刚到大阶梯教室,黄一凡吓了一跳。

只看见黑压压的,从里到外,无数人都将阶梯教室围住。

不会吧,怎么会这么多人。

这只是一个学术交流讲座而已,而且讲的又是比较小众的楚辞,哪有这么多人?

虽然黄一凡也算是小有名气,但从第一天开讲座来看,来得人也并不多。

可是,第二天却是不知道为什么,竟然直接暴走,整个教室一片爆满。

“黄老师,你来了?”

看到黄一凡来到,中文系的刑艺走了过来。

“嗯,刑主任,怎么这么多人?”

“我也很想知道,不过,估计昨天你的讲座太精彩了,所以才来了这么多人?”

“那现在怎么办?”

“能怎么办,人都来了,还能赶走他们呀,你先开始吧,我派人封住进口,不让人再来了。”

“行。”

黄一凡点点头,进走教室。

此时,整个教室所有的位置都已经坐满。

里面有一些学子黄一凡认识,但大都不认识。

还好,燕大的几位教授仍不死心,仍然出现在现场。

稍稍打量了一下来到教室的观众,黄一凡接过昨天的讲座,说道:“昨天讲到汉赋的发展离不开楚辞,要想寻找楚辞的格律,可以从汉赋当中寻找。”

黄一凡稍微回顾了一下昨天的内容,便开始了正题。只是黄一凡刚讲几句,程礼却是站起来说道:“黄一凡老师,这些不重要的就不要讲了,我相信接下来你肯定会引出兮体诗了。是的,没错,汉赋里面的确有一些作品采用了兮体的格诗。但是,这种兮体的作品其实并不多。而且从汉赋来看,几乎没有一首采用过兮体格律的汉赋比较知名。”

“没想到程礼教授对于汉赋这么了解,没错,汉赋虽然有一些作品采用过兮体的格律,但这一些作品并不出名。”

“不但不出名。同时,这也并不能说明汉赋里面采用了兮体,楚辞就一定采用兮体。更不能说明黄一凡老师采用的兮体诗,他就可以称之为楚辞。”

程礼继续补充,也略带提醒地说道。

“当然,单从这一点来看也的确不能说明。”

黄一凡不被程礼提醒吓道,而是顺着他的话点头:“不过,虽然这一些采用过兮体格式的汉赋并没有哪几部作品出名,但是,不知道程礼教授有没有注意到,几乎汉朝所有的汉赋大家都有写过兮体格式的作品。”

“有吗?”

程礼不太确定,他可没有往这方面去研究。

“当然。”

黄一凡打开PPT:“各位,请看大屏幕。汉朝有记载的汉赋一共有3000多首,其中采用过兮体格式的有100多首,而这100多首所对应的作者,都是知名的名家。这就有些奇怪了,虽然兮体格式的汉赋并没有什么知名的作品问世,可为什么这一些名家偏偏对兮体格式汉赋这么感兴趣呢?这里面难道没有别的原因,比如,是受到楚辞的影响。因为楚辞里面采用了兮体,所以,受此影响汉赋也采用兮体……”

说到这里,黄一凡看到程礼似乎又要说话,黄一凡便又说道:“程礼教授,我知道,这是推断,这不是证据,这仍不能说明楚辞也采用了兮体的格式。至于为何我这么说,我只是想告诉大家,这里面比较奇怪罢了。既然奇怪,那么,我们肯定会问,为什么会这么奇怪?”

经过第一堂的讲座,第二堂的讲座黄一凡已经完全的放松:“其实在以前,一般楚辞学专家研究到这里,估计已经没什么戏了。因为我们都知道楚辞失传,哪怕汉赋完全是照搬楚辞的格式,但因为没有实物论证,我们仍不能说楚辞就是一种采用了兮体的一种全新文体。不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此前我已经说过,虽然楚辞已然失传,但楚辞仍以某种表现形势传承了下来。这种传承体,便是楚国的山歌。我相信程礼教授一定对楚国的山歌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