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一把手的风范
九二年,是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一年。这一年,我国发生了一连串举世瞩目的大事。其中第一件大事,也是最引人关注的大事,就是最高首长的南巡讲话。
历史的车轮一进入新的一年,一月中旬,临近春节的时候,最高首长不顾年近九旬的高龄,离开首都,开始南巡中部和南部的数座重要城市,并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
最高首长选择这个时候发表南巡讲话,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
当时苏联刚刚解体,存在了七十年的老牌超级大国分裂成十五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东欧一些国家则在更早之前发生了政体和国体的巨大变更。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国内的思想领域也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论调,甚至有人提出了“全盘西化”的论调,而另一些干部,则对改革开放的政策产生的模糊的认识,一时之间,形势极其严峻。
这个时候,最高首长亲自出马了。
首长巡视南方大地,边走边看,边看边说,对有关改革开放的政策和理论做了系统阐述。
最高首长视察经济特区的时候,几乎没有停止过讲话。最激动的一次,坐船横渡珠江,整整讲了一个钟头。
最高首长南巡讲话,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第二点是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从特区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四分之一,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处嘛!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
第三是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越高越新,我们也就越高兴。不只我们高兴,人民高兴,国家高兴。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
第四是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
第五个方面的内容,是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国家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发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
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