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什么能创造奇迹 第三节(第3/4页)

“你说呢?”

“最后再看看组织分型。如果高分化,我们就做做试试。不过,他的全身状况,大概也经不起根治术。把原发灶和所见累及的淋巴结扫了,肝那边,不能动了。之后配合化疗。也许……也许能撑久一些。”

张志翔点了点头。

很长时间的沉默,极少见的,大夫护士们没有在等冰冻切片的当儿聊天,而考虑到韦天舒在,这简直就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了。

“未分化癌。”

20分钟前送快速冰冻病理切片的护士小跑着进了手术室,还没站定,就赶紧传达病理科的看片结果。

韦天舒低声地‘靠’ 了一声。

很长时间的沉默。

“关腹。”

这两个字说出口,手术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周明脸上。

“关腹。”他再说了一遍,向器械护士伸出手。

护士把穿好线的针在持针器上上好递给他,眼睛却不由自主地望向站在一边的外科大主任李宗德。

李宗德脸色阴沉,终于伸手一把扯下口罩,头也没回地走出了手术室。张志祥轻轻叹了口气,那边周明已经开始动手缝合,韦天舒瞧了瞧几个神色紧张而又茫然地瞧着周明的学生,破例在有周明的时候,自己拿出老师的身份给学生讲课,

“癌细胞已经全面播散,理论上,我们虽然可以做根治术,但是组织分型是最恶的分型,从淋巴结受累情况看,又已经累及远端近端各个器官,病人身体状况又非常差,前不久曾经创伤和手术,如今心脏肾脏肝脏功能都不够好,如果我们进行根治术,就算将这台手术完美完成,术后,也还是会迅速复发,甚至更大可能是立刻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如今只能尽量不加重病人的创伤。尽量延长病人寿命。”

“我们经常讲,这就是所有影像学检查的局限性。真正最明确的情况,只有打开腹腔,才能知道,或许,” 韦天舒笑笑,“哪天你们就能发明出更好的检测方法了。”

周明关腹之后,自己继续将之后的清洁创口的工作一直做完,盖上纱布。然后,低声冲张志翔说了句,

“张老师,我出去了。”

张志翔点头,手术室里好久没有人动,也没有人说话,韦天舒的脸上有些沮丧,张志翔突然笑了笑,

“意外啊?难过啊? 窝囊啊?” 他目光扫过手术室里的所有人,目光定在几个住院医生和学生脸上,“再优秀的医生,也都不可能一辈子对病人的病情次次判断精确。当现有医学手段不能给你明确的线索时候,你不想放弃的话,只能凭经验猜测,甚至,赌博。这就是临床医学,这就是生命科学。”

周明径直地走出这间手术室,传过楼道,才要推开大门出去时候,看见李宗德站在门口。

他站住。

“周明,外面有不少病人家属,包括他们集团公司的头头,甚至带来了私家医院的大夫。你就这么开了腹之后半小时,出去? ”

周明点头,“我知道。”

“你知道!” 李宗德提高声音,把手里的手套啪地拍在门口登记台上,“这样的情况呢? 你多少的经验了? 没有考虑到? ”

“想过,也讨论过。正好您上两周出国交流。但是我也都请教了前辈和兄弟医院的这方面专家了。” 周明答,“这样最恶的情况不是没想到,但是当时不确定组织分型,也不确定播散转移状况究竟怎么样。您知道,这没法在之前下定论。病人愿意做,不想放弃最后的希望。”

“病人不想放弃?” 李宗德再次拍了下登记台,“病人想赌一把,你就拿自己的职业声誉赌? 况且,你工作多少年了? 病人怀着希望时候和希望破灭时候的态度一样么? 你以为病人之前了解了所有情况,为他的手术签字负责之后,等到希望破灭,就不会怪到你的身上? 你是医生,永远在病人和家属心里,就应该正确。你就那么信任他们不会回来反咬一口? 我昨天一回来,就听说病人单位的领导,一度想让他转院,并不信任我们!”

“我该交代的都交代了。” 周明的声音依旧干巴巴的,“该进行的法律程序,签字,一样也没疏忽。但是病人不想放弃最后这个希望,我在真正看见这个状况之前,也没法放弃。我进行的所有检查,以及处置措施,我认为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病人要追责的话,我也只能任鉴定组调查。”

“任鉴定组调查?! 我说你,你到底是明白不明白,” 李宗德气得转过身去,

“你这个节骨眼上任鉴定组调查?! 你不知道你的所有材料刚刚送上去,基本就是敲定的下任外科主任,并且挑新建移植中心的大梁? 就等上面批准。上面未见得都是外科专家,未见得明白你这一系列的检查程序处置措施,只会看见你惹了多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