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复杂

自从儿童剧《白蛇传》播出后,刘诗施和赵丽颖等一众小演员火了起来。

赵丽颖获得商家的青睐,接到了童装和玩具厂商的广告邀约。

在这方面林子轩严格要求,不能什么广告都接,必须是知名品牌,起点要高。

既然观众反响热烈,这个类型的儿童剧可以继续做下去。

题材方面不是问题。

古代神话故事、文学名著、红色革命经典等等,都能拿来翻拍,投资不大,还能提升小演员的名气,培养一批童星。

事实上,儿童剧赚不了什么钱,远不如平常的电视剧来钱快。

林子轩没有拿它赚钱的意思。

主要是用这种方式给孩子带来欢乐,让他们通过儿童剧了解华国的传统文化,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星期日,赵丽颖从英语培训中心离开,返回学校。

她周六休息一天,周日的上午和下午是英语课。

京城有不少类似的英语培训中心,辅导六岁到十六岁之间的青少年学习英语,以口语为主,收费不菲。

进入新世纪,在国内的富豪圈子里流行起把子女送到国外接受教育的潮流。

他们认为国外的教育体制更容易把子女培养成才,让孩子具有创造性。

同时,还能扩大孩子的视野和交际层面,比如在哈佛上学,有哈佛的校友,有可能成为未来成功的资本。

这批富豪大多是八十年代出国,九十年代回国创业,也就是海归派。

有了他们的带头,其他富豪紧随其后,无论孩子愿不愿意,都把孩子送出去,由此催生了一批海外留学中介。

外语口语培训中心只是这种大潮流下的产物。

和赵丽颖一起学习的同学大多家境优渥,也有少量普通人家的孩子。

有些家庭为了孩子的将来想方设法的让孩子出国学习,每年省吃俭用,负担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

出国潮从大人转向了孩子。

《京城人在纽约》表现的是九十年代初期国内的人出国打工赚钱,现在是把孩子送出去接受教育。

这就是时代的变迁。

赵丽颖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英语口语,可她知道自己上一天课要三百块钱。

培训中心采用的是小班教学,一个老师带十名学生,老师和学生全程用英语交流,和学校里完全不一样。

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她的口语进步很快。

一想到在哪儿呆一天就是三百块,她很有压力,告诉自己要认真学习。

回到宿舍,天色暗了下来,同宿舍的同学过完周末,从家里赶了过来。

其中一位同学热络的和她打招呼,另外两位对她不怎么理睬。

赵丽颖已经习惯,自从出名后,她身边的人事关系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老师对她的态度亲切起来,上课的时候让她做示范表演,就算有失误也是以鼓励为主,不像其他同学失误了会遭到批评。

她成了老师的宠儿,同学羡慕的对象,同时,也有人针对她,说她的坏话。

比如打扮土气,没见过世面,抠门等等。

她发觉这个世界远比想象的复杂,在老家她和同学也会闹矛盾,可大家很快就和好了,不会刻意的针对谁。

以前只看到演员光鲜亮丽的一面,却不曾想过成为公众人物后遭遇的境况。

她还在适应之中。

“小颖,又去上课啦?我问过我妈,到你说的那个地方上课学费贵得很,我可去不了,听说都是为出国准备的。”和她热络的那位同学遗憾道,“你就好了,有公司帮你付钱,以后还有出国的机会呢。”

“我不知道,没人和我说过要出国。”赵丽颖摇头道。

“不出国学口语干嘛?你们公司对你真好。”女孩羡慕道,“对了,你是不是又要拍戏了?这回带上我好不好?”

赵丽颖清楚这女孩和她亲热有一半原因是想演戏。

来艺术学校学表演课的学生还不是为了演戏么,不过这人心眼不坏,就是有点城里人的架子,好显摆和攀比。

她觉得和赵丽颖交朋友是件有面子,值得炫耀的事情。

“我帮你和叶姐说说吧。”赵丽颖没有拒绝。

一部儿童剧需要几十名小演员,多加一个人进去没什么,谁让她们是朋友呢,朋友就要讲义气。

赵丽颖前两天拿到了剧本,同样是个神话故事。

相对于在课堂上学习表演,她更愿意去演戏,那些专业的知识让她头疼,演戏让她觉得快乐,她是个行动派。

有的演员凭着直觉演戏,有的演员借助方法表演。

直觉是天生的,方法是能够学习和掌握的,是表演的基础。

直觉有消失的一天,情绪化,不稳定,方法只要掌握了就能一直用下去。

所以,演员还是要进行系统的学习,掌握方法,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