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幕后

林子轩早上八点多到了总局,等着局里的人上班。

这一次不用召集审查委员会的委员们,也不用长时间的讨论,只要总局的人确认了电影按照修改意见全部修改了,没有出现新的问题,就算是过审了。

过审之后总局会发一个“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有了这个证件电影就能在影院放映了。

所以,这个证件也被称为电影的“准生证”。

事情很顺利,总局的几位审查委员会的委员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来审查电影,然后在一份审查文件上签了字,拿着这份文件就可以去办理公映许可证了。

总局实行的是谁签字谁负责的制度,以后这部电影要是出了问题也会连累到签字的人。

“局里原则上支持和鼓励拍摄合拍片,但也要严格把关,这是对观众的负责,希望你们在威尼斯电影节上为国争光。”其中一位市场管理处的处长说了一番官面上的话。

就这样,林子轩拿到了电影公映许可证。

他在十一点离开总局,给姜文打了一个电话,大家在机场见面,随后他返回家里,洗了个澡,带上行李,出门打车去京城国际机场。

他们要先到香港和文隽汇合,再一起前往意大利。

林子轩这次去威尼斯,倒不是为了拿奖,好风光风光,他的主要目的是去保障电影的收益,也就是去卖片子和分钱。

《阳光灿烂的日子》制作经费严重超支,姜文自己投入了一大笔钱。

这部电影除了文隽从香港和台湾投资商那里拉来的资金,还有姜文和刘晓庆的资金,国内有家企业也投资了一部分,包括一些零碎的借款等等。

可以说非常的混乱。

而且,为了完成后期制作,电影的德国版权已经卖出去了,这些事情都需要理清楚。

观众看电影只看到了影片和明星,却很少知道一部电影后面牵扯到的利益纠葛,电影赔了会有纠葛,赚了纠葛只会更深。

这些都是幕后故事,不过有时候幕后故事也很精彩。

他们当初在香港签的合同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形势了,需要商量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来。

比如海外的版权怎么分,国内的票房怎么分,在香港和台湾上映的话又该怎么分账。

如果姜文没有投资,只是作为导演,那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姜文拿10万港币的酬劳,林子轩拿6万港币,就没他们的事了。

林子轩这次前往威尼斯就是要保障国内投资商的利益,这也是制片人的责任。

有些事情姜文不好出面,需要林子轩和文隽来协商。

为了这部片子大家都付出了不少心血,希望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对林子轩来说,这也是一个走上国际影坛的机会,见一见欧洲各国的电影人和片商,了解国际上电影发行的状况。

好梦公司想要发展,以后肯定要进入国际市场,他要走出第一步。

京城国际机场,林子轩和姜文汇合。

“给我看看公映许可证,为了这个可不容易,咱们比张艺谋运气,这下子霉运都走了,好日子就要来了。”姜文休息了一上午,恢复了精神。

林子轩打开行李箱,把证件拿出来递给了姜文。

这是姜文的第一部电影,能够在国内上映他很欣喜,电影拍出来不能只是孤芳自赏,也要让观众体会到他所表达的意思。

时间到了,两人坐上了飞往香港的飞机。

“姜哥,你觉得咱们是分掉版权好呢?还是按照投资比例来?”飞机上,林子轩询问道。

文隽一方占了总投资的百分之八十,国内的投资只占了百分之二十。

一部电影的收益有两种分配方式,一种是按照投资比例来。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大家先把电影的各种版权卖出去,然后文隽一方拿走其中的八成,林子轩一方拿走剩下的两成,非常的公平。

还有一种分配方式是分掉版权。

比如海外版权,东南亚的归你,欧洲的归我,国内票房归你,港台的票房归我,其他录像带的版权和电视播放的版权等等都一一分配。

这就要看各自的运气和能力了,谁能卖出好价钱谁就赚到了。

“咱们没什么经验,还是按照投资比例来吧,稳妥一点。”姜文回应道。

“也行,不过国内的票房分账要争取一下,最好能拿到手里。”林子轩提议道。

“你觉得这片子在国内会票房火爆?”姜文怀疑道。

他对自己的电影有信心,可华国国内的电影市场低迷是不争的事实,一部电影能有几百万的票房就算是大卖了,很多片子都是赔的血本无归。

“这种类型的电影在国内还没有过,适当的宣传应该会有不错的成绩。”林子轩断言道。

“反正他们也不在乎内地的市场,应该没问题。”姜文考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