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喂翔!

电话接通后,谭姿起身走到了会议室的角落,轻声跟对面的陈晋说着什么。

方遒看着她,也是微微蹙眉,隐隐有些担忧。

之所以当时会答应谭姿用公司名义帮助一个经纪人,他考量更多的是高层领导之间的平衡性。徐友忠最近一段日子确实太出跳了,所以需要出手敲打敲打。

再加上谭姿都拿一整年的分红来担保了,方遒也是不能不答应。

只不过对于陈晋,方遒还真谈不上有什么信心。

无论是最初客户上门送锦旗,还是房东的委托公证,以及后来的成交天价二手单,方遒都是对这些事情背后的隐性价值更加在乎。

房地产中介的这个身份,社会地位本就不高。不像体制内或者事业单位,哪怕收入其实并不高,可是福利好,旱涝保收,说出去体面。

相比之下,经纪人获得的一切,都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再加上高强度的数据压力和许多人基本没办法赚到钱的事实,所以人员流动性是极大的。

一期新人培训,下面门店汇总上来五六十人。往往从跑盘到培训开始这段时间过完,就只剩下四五十人左右了。

剩下的人其中至少有80%,会在下店的第一周或者第二周就选择离职。剩下的20%,也绝大多数熬不过第一个月。

所以一期培训到最后一个人都留不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尤其是到了最近几年,85后和90后开始步入社会。这个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家庭条件大多数都不会太差,自然更吃不了这个苦,所以现在的中坚力量实际上还是75后到85前的这批人。

这种情况是每一家公司都在头疼的大难题,如何降低离职率,增加更多可用人才以达到扩张,是所有领导者都在思考的事情。

否则的话,你光是开新店却没有足够的人才来运营门店,最后只能关门大吉,还谈何扩张?

而陈晋的客户一天之内数面锦旗送到公司,又是一个都还没有转正的经纪人,用这样的个例来鼓舞公司里其他的新人业务员,是非常有意义的。

再加上公司的刻意渲染和润色,就会给许多新人造成一种“他行我也行”的错觉。

至于后来成交1.4亿天价二手单就更不用说了,完完全全的形象面子特例!

万策公司的对外形象宣传中,就可以十分硬气的加上一句“成交了东江市历史上最大二手单”。

别小看这种特例,要是让一般房东看见了,会想当然的认为:“就连一个多亿的房子都卖掉了,那我的房子岂不是更能卖掉?”

这种心理一旦滋生出来,再加上万策公司原本就具备的强悍销售实力,只要抱着这种心态的房东一成交,立刻就会变成万策公司的死忠粉。

同时在这些房东的圈子里,就会有以点带面的效果,产生正面口碑,进而取得更大的影响面。

而且,陈晋还有那么多房东的委托公证,更加说明了大量业主对万策公司经纪人的信任,这种积极正面的影响,才是中介公司最宝贵的财富!

毕竟中介公司最难做到也是最想做到的,就是所有客户和房东的无条件信任!

这是站在战略意义的层面上看待问题了,也是方遒身为总经理必须达到的层面。

就好像这次业务架构改革,也是为了细化业务类别,进而获取更多业绩。

领导者,只给你方向。具体的实施,自然是下面的人去做的。

所以对于陈晋是不是真的能把那批房子给卖出去,方遒是真的没什么期待。毕竟1.4亿的单子,在任何人看来都只能是运气而已。

就算陈晋一个月两个月的业绩突出,方遒也不觉得他有什么不凡的。毕竟他可没有时间专门盯着一个经纪人的业务情况,对陈晋的了解也并不深刻。

他甚至已经在思考着,要是广告之后,这批房子的销售情况不好,徐友忠找到把柄借题发挥,他应该怎样从中斡旋了。

徐友忠也在看着谭姿,自己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柿子要挑软的捏,谭姿的大西区最近无论是业绩还是占有率都拿不出手,却又野心勃勃,我徐友忠不弄你弄谁?

他可是在今天开会之前特意查过,博雅园的那批房子是真真一套都没有成交。

在徐友忠看来,任何经纪人都会在成交的第一时间把成交录入系统的,哪能想得到陈晋为了框他,就真的敢这么瞒着。

不仅仅是这样,陈晋还让冯才俊对那些买了房子的客户解释,因为房东在外地,所以挑一个时间一起签合同,以此拖延,彻底不在系统上有任何成交的显示。

以有心算无心,这次徐友忠想不认栽的都难了!

但徐友忠自己却还是浑然不觉,见谭姿眉头紧皱的走了回来,不由得笑道:“谭总,情况怎么样了?不会真的一套都没卖出去吧?还是说卖了一两套的,都不好意思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