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先写答案的证明题

趁叶纨动摇了刘校长的判断后,顾骜顺势接过话头,把后续的分析论证说完:

“我们还进一步总结了:这些跨圈来的总统,其行为往往有强烈的不可预期性,因为他们没有常年当政客的人设可以卖,外国人和利益集团就会被他们行为的不可预测性吓住。

比如罗瑟福是个快死的残疾人、所以他的强硬可以吓住二战中的对手;肯尼迪是个花花公子,原先没从政,而且有各种精神疾病、每天要吃40多片各种药物、所以他是个行为不可预期、今朝有酒今朝醉、敢随时跟人同归于尽的家伙。

所以62年的时候在古巴,赫鲁晓夫被他吓住了——不是赫鲁晓夫软弱,而是赫鲁晓夫从政年数太多,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人设早就被人研究透了。就算他那一刻敢摁核弹按钮,他的敌人也不相信。

而肯尼迪是身患各种痛不欲生疾病的花花公子、厌世找死求刺激的疯子,他说他敢按赫鲁晓夫是信的。

只不过,这种疯子、残疾人、外行莽汉、演员、数学家、脱口秀主持人、不收黑钱的另类律师、纯理想主义的大学教授……我们统称他们为“非职业型政客”,也就是不是从州长、部长、参议员这些经典的‘总统前岗位’一步步上来的。

他们最后触动的东西总是太多,所以虽然能干成一些突破性的事情,但除了大学教授威尔逊靠掩盖一切矛盾的繁荣逃过一劫之外,其他人总要挨几枪。

而循规蹈矩的职业政客当总统,是不会遇到这种激进的破事儿的。因为他们可以被政治范围内的常规斡旋手段lobby说服,他们天生就是姓compromise的,没必要吃相那么难看、逼得人动刀动枪嘛。

如今的情况也是这样,美国任何人设成熟的政客,都是比苏联人怕死的,吓不住苏联人。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外行莽汉、莽到不认识核按钮会好奇摁摁看的家伙,来吓住苏联人。

而这样的人一旦上来,偷偷卖武器给伊朗也好,强势到阿富汗玩火也好,都不是问题了。决策其实也不是他做的,而是他的智库在做,智库只是需要一个‘总统情绪不稳定’的人设,好恐吓假想敌国家。”

历史上,李根1981年1月21日上位,2月份伊朗就反攻伊拉克了,再过一个月阿富汗的抵抗者也生龙活虎起来了。

谁信这里面没有如何如何不可描述的事情?

而刘院长也被顾骜天马行空的国际形势分析,说得目瞪狗带。

疯子最大的好处不是他自己有什么本事,而是疯子这个人设本身就能吓唬住其他优雅的人,像冲进瓷器店砸烂一切的公牛。

反正美国穷人都是复读机,他们习惯了20年复读一次,或者说一代人复读一次。

刘校长越听越觉得顾骜屈才浪费了啊。

这么鞭辟入里的见解,居然只是拿来作为两伊和阿富汗披壳掩饰计划的佐证……

应该单独拿出来,都是一个巨大的课题了!

虽然每一个论据,国内都有人想到过,但还真没这样串联起来解读。

这绝对是国际关系分析领域的重磅级成果了。

“有点儿意思,我觉得这个假设,单独拿出来都大有可为了!”刘校长眼珠子一转,颇为欣慰地建议。

“不如这样吧,你们到时候如果有空,就做两个毕业设计,这个课题的分析是可以见光的,就拿来明面上遮掩。巴桶那个课题是绝密的,你们就偷偷的做,别声张。反正课题做得多,学术地位和前途总是不会亏的。前一个课题还可以作为巴桶课题对策的先决条件。”

“谢谢校长指点。”顾骜和叶纨异口同声答应。

“回去好好干,尽快拿出更具体的东西来。”刘校长最后勉励。

……

今天的这番,刘校长当然不会马上信了。

因为太粗糙了,不学术。

但是他也知道,这番话是有用的。

正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大家都是这个圈子里混出来的,知道在跟外交官和国际问题专家聊的时候,要怎么说话。而跟不那么专业的人说话时,又要怎么说。

所以今天这些话,是教给刘校长、将来用于说服某些非本领域的大领导时用的。

你跟大领导聊严密学术,人家是不听的,反而你给点神秘历史宿命的总结,反而能坚定人的信心。

更何况,在斡旋的过程中,顾骜话里话外暗示了某些合作的具体形式:

他们这个“绕过巴桶灰区监管”的课题,不是本来就需要一个学期的时间,来搞开题报告和答辩么?

到时候,6月份之前,先来个“立帖为证”,把怎么做、为什么能做统统搞定。

然后顾骜开始继续论证后面的具体操作办法。

而后面这一步,同样需要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