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势不均衡难力敌(3)(第3/4页)

……

“哭,哭什么哭,偷人家工地、扛人家木料,还跑下山和人打架,有理啦!?”

高所长训着棠梨村村民候软花这个嚎着的娘们,可公公躺在床上病着,老公现在躺医院了,能不哭吗?

安慰吗?那院子里就竖着两根俄罗斯松木,奠基主席台上拆回来的,三诈两问,这哭哭啼啼的娘们倒说好几个扛木料偷工地的人,唯一的指望却是一把抱着高大全所长嚎着:“所长啊,你得给我们做主呀,他们把我男人打住院了,你让我们孤儿寡母咋个活呀?”

一把鼻涕一把泪,不训还好,一训,炕头上那鼻涕娃也嚎上了,民警实在看不过眼了,抱着炕头这位哄了哄,高大全所长也是没治,市局的领导钦点他到棠梨村做善后工作,和五洲施工方接洽,对方的态度倒是尚可,医药费用可以管一点,但要把数次盗窃施工物资的事搞清楚,这不啻于给民警出了个天大的难题。

穷家破户的,唯一值钱的财产就是家里那壮劳力,小偷小摸丢点损工地多少,可这回,要了这穷家的命了,你就查清能咋样?高大全所长把仆跪的娘们搀起来,连训带劝着:“伺候好老公公,看好娃,啥也别想,政府会给你作主滴,不过偷鸡摸狗和打架闹事的事,可再不能有了……走,下一家,那木料不许动啊,赃物得上缴。”

嚷了句,叫着同来的民警,炕上那位放下哭闹的孩子,交给候软花手里,这娘们抹了把泪恸哭不已了,望着出门警察的背影又是悲从中来,嚎着道:“我男人出去打工被人打了好几回,政府啥时候给我做过主啦……你们骗我。”

民警落荒而逃了,实在纠缠不清这狗屁倒灶的事,如果不是发生这么大规模的械斗,恐怕没有人愿意来这儿办案。当然,如果不是伤了村里这么多人,你也别想来这儿办案,惊魂未定的村里人一家一家把门锁得老紧了,你敲半天都敲不开,就敲开了也派个拄拐的老头,要不耳朵聋的老太太,一听还要查偷工地扛木料的事,干过的早翻墙溜了。

这可以理解,日积月累的贫富分化、执法不公、上下对抗、拖延推诿和扯皮,早把双方的信任消磨殆尽,即便你抱着怜悯的心态,换来的也只有警惕。

从十一时忙到凌晨二时,高所长不得已只得收队,路断了,几公里的路还得步行下山,而此行的目的根本没有达到,只找到了五根被盗的木料,可那玩意,扛回去又抵什么用?他心里也清楚,这是五洲蓄意搞得一场压倒性械斗,在此之前他有点愤恨这些刁民的行径,而此时,望着死气沉沉的村落,却又有点同情村民的境遇。

无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已。

五洲既然敢悍然下手,那肯定是已经吃准了有压住势态的把握,这号大型的路桥公司,恐怕就死上几个刁民人家也摆得平。

凌晨三时,一份情况调查的简报汇报出来了,是县、镇派出所和市里来的调查组协同出的,械斗发生地距离乡中心村三公里,距离棠梨村五点七公里,确属棠梨村候孬孩(二脑袋)敲诈施工方财物未逞,转而全村寻恤,与在此守候三辆运载大车的工人发生冲突,双方各有受伤人员,已送往镇、县医院救治,目前,现场已经控制,群众情绪基本稳定……

确实很稳定,五洲在乡中心村东一片开阔地上的驻地,聚集着数百人和两辆大巴、数辆工程车,根本有恃无恐,棠梨村村民吃这么大亏是个前车之鉴,乡中心村的,避之唯恐不及,就即便现场调查的民警一眼看过去通铺而睡的大批民工,也是心里发怵。

在这个比较落后的地方,还通行着原始的规则,拳头硬的,说话算数。这一次,话语权易手了,现场处理的民警刚撤一部分,负责施工的唐向荣便找着棠梨乡的乡长,说了一番要尽快组织施工清出路面的事,乡长喏喏应声,巴不得早点结束好回去睡觉。

这也是唐向荣最愿意看到的结果,回驻地点了三十个人,扛着十捅柴油,步行着往施工地来了,要趁着事发各方都乱的境况马上开工,清出这一段路面,扛柴油的原因是因为,他估计停在驻地的施工机械里的柴油,早被那些天杀的村民偷光了。

山区里的清晨是很冷的,早春的新鲜空气带着几分寒意扑面,把三十人的先遣队冻得瑟瑟发抖,走过那一段械斗的路面时,地面尚余的血色让人看着也有点后怕,整条路只剩下了一辆驻守警车,听得唐向荣说原委,民警迷迷糊糊摆手打发走了,打得伤了这么多人,怕是想打也打不起来了,除了撤走的大部分警察,余下的都临时安置在乡政府招待所。

气喘吁吁地走了几公里,终于又看到了伫立在黑暗中的机械,唐向荣颇有感触地摸了摸,一挥手:“干活,天亮开到路面上,今天必须清出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