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3章 改弦更张(第2/2页)
EGOT的成功,从专业人士到普通观众,全部都成功征服,占据了专业领域的制高点,以艺术的方式证明了自己;商业领域的辉煌和慈善事业的兴起,在社交网络之中进一步催化演变,爆发出了十倍百倍千倍的能量,在影响力方面拥有了无可比拟的优势。
于是,就是这样的蓝礼,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蓝礼,正式登场了:
他也再次证明了一个事实,艺术方面的天才,与身份与阶级与性别与财富与传承都无关,天才就是天才,精神力量的强大光芒远远地盖过了奄奄一息的没落贵族。那些所谓的尊贵和高傲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唯一留下的就是信仰与坚持,而这些,与艺术创作并没有任何冲动——
贵族和演员,谁都不比谁高贵,谁都不比谁低贱,他们都是平等的。至少,他们都可以争取属于自己的平等。还有自由。
“这就是我。”
蓝礼在派对之上的放声高歌,如同一声怒吼,彻彻底底地揭开了所有面具、完完全全地思考了所有黑暗,堂堂正正地宣告了自己的存在,光芒磊落地宣告了自己的信念。在那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也没有人能够压制他。
改变,就这样发生了。
不是什么惊涛骇浪惊天动地式的,而是波澜不惊悄无声息的。
无形之中,人们开始落落大方地公开讨论蓝礼,蓝礼的作品、蓝礼的表演、蓝礼的选择,贵族们愿意交流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就如同在赏析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又或者是莫奈的“睡莲”,亦或者是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
事情就是如此简单,突然之间,人们就开始坦然地议论了,人们就开始专业地欣赏了,人们就开始正常地面对了。这就是全部了。没有什么标志意义的一声怒吼,也没有什么集体聚会的正式宣告,似乎就是一种默认的态度,然后就成为了公认的姿态。
属于蓝礼的认可,终于也在上流社会蔓延开来了。
至于霍尔家。
没有人谴责乔治和伊丽莎白,这不是什么哥伦比亚肥皂剧,没有破口大骂、没有千夫所指、没有横眉冷对,什么都没有,似乎人们根本就忘记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的所作所为,又或者是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所做作为,一切都风平浪静。
但变化还是存在的。
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宴会邀请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几乎没有人主动发出邀请函,他们似乎就被伦敦上流社会渐渐遗忘了——
当然,因为他们的工作内容,与上流阶层打交道依旧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过程,人们也不会刻意回避,如果遇上了,那就平常心对待;但私底下,他们却与那些社交场合彻底无缘了。
如果有人希望邀请霍尔家前来做客,那么也不是问题,只需要将邀请函的抬头改变一下:
“致亚瑟·霍尔阁下”,又或者是“艾尔芙·霍尔小姐亲启”。
这样的细节改变,似乎根本没有任何动静,只有真心实意地观察和打量,才能够捕捉到蛛丝马迹,否则根本不会有人察觉。但,整个上流社会似乎都心照不宣,就这样悄然地达成了共识——
刚刚开始,还有些反应迟钝的人,依旧向乔治和伊丽莎白发出邀请,当霍尔夫妇出现在派对之上的时候,大家就顿时心知肚明起来。要么就是发出邀请的主人没有眼力价,就这样被渐渐疏远到权力核心之外的边缘;要么就是主人的好友立刻发出善意的提醒,挽救一场社交灾难。
这就是贵族处理事情的方式。
风平浪静,波澜不惊,似乎一点点动静都察觉不到,却在不知不觉中让人感受到寒冰刺股的颤栗和冰冷。
至于乔治与伊丽莎白?
他们没有反应,依旧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自己的生活,似乎根本没有感受到自己被排挤一般,但同时,他们也闭上了嘴巴,没有再主动谈起蓝礼,没有再刻意将蓝礼的新闻排斥在生活之外,也没有再谈论蓝礼的行为是否不恰当。
悄无声息地,他们就这样安静了下来。
掩耳盗铃:用来形容捂住耳朵偷铃铛的小偷,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
以前,蓝礼就是那个铃声,明明已经响彻云霄,但人们依旧假装他不存在;现在,乔治和伊丽莎白就是那个铃声。
对于伦敦上流社会来说,“霍尔”这个姓氏所代表的,不是霍尔男爵,也不是亚瑟·霍尔或者艾尔芙·霍尔,是蓝礼·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