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那些壮男(上)
靠,这大洋马活该被别人XX,周健心中诅咒了一句,便懒得理会琳达,而是向大堂经理那里咨询了一下拍卖珠宝的事情,得到的答复是半个小时后会有地下交易所的经理过来。
这时琳达又开始喋喋不休的纠缠周健一个问题,那就是她看了华夏的各种史书,算来算去还是没能搞明白华夏到底是怎么算出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
对这个问题,周健也感到头大,被琳达缠的不耐烦了,他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到夏朝是四千多年前,再加上黄帝到大禹的那一段也有个几百年,四舍五入一下,差不多五千年了。”
“四舍五入?天啊,历史是很严谨的。”
“拜托,那时候没有文字流传下来,年代都是推测出来的,想严谨也严谨不起来啊,古埃及文明的公元前3500年的上限不也是推算的么。”反正这半小时也没什么事,周健便再次跟琳达讨论起这个在出租车上已经讨论过很久的话题。
“好吧,你还没说清,黄帝到大禹到底是几百年?”
“呃……大概是四百多年吧。”
“据我所知夏朝是公元前2000年多一点,加上这四百年最多是公元前2500年,也不到五千年呀,而且黄帝到大禹总共只有七代帝王,他们怎么活了四百年那么久?据我所知,你们国家清朝皇帝的平均在位时间只有二十多年,而且这还是因为清朝有乾隆、康熙两个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这是在近代,事实上古代的人通常比较短命。”
周健无语了,这大洋马懂得也太多了,不愧是研究考古的。
“而且据我所知,华夏迄今为止没有出土任何早于殷商时代的青铜器,文字和城市遗址,也就是没有早于公元前1600年的文明遗迹留下,那么如何证明夏朝的存在呢?某些商朝学者留下的文字记载中,也没有明示说他们知道还有比自己更早的朝代。关于先商文明的记载的书籍,比如《尚书·夏书》以及《竹书纪年》已经是战国时候的事情了,这些书我都看过,当然看的是白话文译本。”
周健反驳道:“谁告诉你记录夏朝最早的史书是来自战国的,甲骨文上有记载‘唐’也就是商朝开国国君‘成汤’,任用奴隶出身的‘伊’为相,收集情报逐步攻破旧朝代城池的历史,他所推翻的朝代大概不是夏朝。”
“好吧,就算它是夏朝,世界公认的文明出现的标志为:文字、青铜器、城市,这点你不反对吧?”
周健默认,虽然这三样文明的标准是洋毛子制定的,但是平心而论还是有点道理的。其实华夏很早就出现了玉器,但是玉器制品只能算是简单的物理加工,没有经过青铜器那样复杂的化学变化,所以不能算是文明,同样的陶器也不算。
大洋马继续道:“好,那你如何证明夏朝是一个有文字和青铜器存在的文明朝代,而不是如大汶口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部落呢?说起来大汶口遗址是四千多年前的,与黄帝所在的时代基本重叠,除此之外,此时期华夏还有类似大汶口遗址的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等许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这是否意味着在四千年前,新时期时代氏族部落形式在华夏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呢?”
周健道:“大汶口,龙山什么的在山东,并非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那时候的黄河流域指的是陕、甘、晋地区,也是黄帝部落的所在。”
“那么马家窑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客省庄文化是在陕西甘肃河南的吧?同一时代,也就是说四千多年前,河南同时出现了统一黄河流域的奴隶制王国夏朝,以及落后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文化,你觉得这真解释的通?而且为什么那些小的不能再小的文化遗址都有流传到现在的东西,唯独统一黄河流域的大夏朝却没有?唯一可能证明夏朝存在文明的二里头遗址也是介于夏末商初之间,而二里头一期二期只发现石器陶器,只有三四期才出土青铜器和宫殿遗址也恰恰证明了,夏朝没有文明,因为三四期遗址显然是商朝的,华夏没有出土超过公元前1600年的文明遗迹,仅仅是保护不当么?在埃及,公元前3000年的文明遗迹已经出土了很多了,比如那迈尔调色板,而华夏却一件都没有。”
周健有点头疼了,琳达说的某些遗址他已经没听过了,毕竟他对考古历史什么的只是爱好,不如琳达专业。不过他还是不紧不慢的说道:“埃及是热带沙漠气候,而我华夏黄河流域是东亚季风气候,自古多雨湿润,文物腐朽的速度比不了的。”
“拜托,那是埃及其他地方,埃及古文明所在的尼罗河三角洲是地中海气候好么?冬天湿润多雨。而且你确定黄河流域所在的陕西甘肃一直是湿润多雨的东亚季风气候么?而且就算如此,那么大汶口文化遗址为什么留下了大量文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