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政治就是将朋友弄得多多的,将敌人弄得少少的 弄满一千万就收手(第3/10页)

朱言兵一时也想不出沙州农用车厂的优势。

侯卫东为了进行国有企业改制,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也不算外行,道:“通过这几年实践,大家都认识到,没有资本的联合和流动,谁也管不了谁、谁也制约不了谁,说白了就是共同做这块业务。现在流行一句话,叫做十个联营九个空,还有一个不成功。”

朱言兵听到侯卫东说话并不太外行,颇为惊喜,道:“我向侯市长报告目前工作的进展,现在沙州农用车厂已经与岭西汽车厂有了联营的意向。”

“这算是一个好消息。”正说到这里,侯卫东接到副主任朱仁义打来的电话:“侯市长,开标了,目前是步高的远景开发公司得分第一。”

侯卫东平淡地道:“那就按程序进行公示。”

不是易中岭中标,侯卫东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游戏规则是他制定,他打定主意不过问具体事务,换个说法,就算真正是易中岭中标,他也要承认这个结果。承认结果,就是承认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

在侯卫东接电话时,朱言兵等人都看着他,没有说话。

侯卫东把电话放在桌上,问道:“朱厂长,岭西汽车厂的意向如何?”

朱言兵只有苦笑了,道:“我们为了联营,找过一汽,一汽根本没有意向,找过二汽,二汽和一汽的态度差不多。”

侯卫东笑道:“一汽、二汽是我国汽车工业的龙头老大,他们都盯准了世界一流的车商。如果换作是我,也不会跟沙州农用车厂啰唆。”

朱言兵跟着笑了几声,道:“后来我们跟岭西汽车厂进行了联系,他们倒是有兴趣。岭西汽车厂是全国二流汽车厂,拼不过大佬,就想扩展农村市场,对我们的合作意图还有些兴趣。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合作的问题……”他说到这里,欲言又止。

侯卫东道:“我看你们也是有所准备的,到底有什么想法,痛痛快快地说出来。”

朱言兵给张远征、陈庆蓉送过钱,心里有底气。此时见着侯卫东的目光透着些亲切,更为放心,道:“侯市长,以沙州农用车厂的现状,不走联营的道路可以说是死路一条。我认为以前铁州与岭车的联营之所以失败,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晰,刚才侯市长已经是一针见血,没有资本的联合、流动,谁也管不了谁、谁也制约不了谁。”

“以沙州农用车厂的现状,凭什么和岭车联营?”涉及了核心问题,就来不得半点虚假,侯卫东没有放过这个问题。

对于朱言兵来说,要说出今天的话确实需要勇气,他再次用慎重的目光看了看自己的几个助手,这才下定决心,道:“经过我们班子全体反复研究,从企业前途考虑,采取资产重组的方式,企业全部资产并入岭西汽车厂,这既是我们与岭西汽车厂合并的诚意,也是我们把企业做大的决心。对于沙州农用车厂来说,不管是国资是私营,都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小格局,只有与大厂联合,才能活下来。”

“全部并入,是什么意思?”

“我们成为岭西汽车厂的一部分。”

“岭西汽车厂是白捡一个还算有利润的企业?”

“在税收上,市政府可以提条件。”

朱言兵已经算计清楚,侯卫东问一句,他就毫不犹豫答一句。

侯卫东没有马上答复,通过岳父母这个渠道,他对沙州农用车厂还是比较了解,也对朱言兵有较好的印象,只是今天的提议确实超出了自己的预想。

“你们既然提出了这个方案,应该做过认真研究。我没有看到完整方案,无法当场答复你们,我讲两点:一是对你们这种勇于探索,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给予表扬;二是你们的方案拿出来以后,如果有操作性,我会提交到市政府常务会。”

搞完调研,侯卫东婉拒朱言兵的吃饭邀请,回到市政府。当晏春平下车之时,恰好见到黄子堤的小车进入院子。侯卫东不愿意在此时与黄子堤碰面,没有马上下车,有意拿出了手机,假装看起里面的信息。

晏春平站在车门口等着侯卫东。他当上秘书以来,进步很快,父亲晏道理传给他的基因渐渐起了作用,他的脑袋里也开始装着各种各样的念头,虽然还欠着些历练,却对侯卫东隐晦的心思有了几分了解。他站在车前,正好看到刘坤在走进大门时,朝着这边回望了几眼。

晏春平带着微笑与刘坤远远地对视,直至黄子堤和刘坤的身影没入了大楼之中。

秘书也分等级的,刘坤是政府办副主任,是黄子堤秘书,所以他是一等一的秘书。晏春平没有在政府办任职,但是,侯卫东是最年轻的,在沙州市政府班子成员中最能折腾,其前途不可限量,而且有杜兵的先例,大家都把晏春平当成了潜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