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巧借领导讲话扫清道路 向省委书记汇报工作 (第7/7页)

在一次全家人的晚餐中,大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朱小勇无意中提到:“在大学里,提起县级官员都以酒囊饭袋来概括,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这一次为了竹水河水电站的事情多次去成津,与县委书记侯卫东密切接触,这才发觉在学校的看法是错误的,至少是很偏激的,侯卫东这位县委书记特别务实,又很能干。”

吴英第一次说起,蒙豪放已经对侯卫东的名字有了印象,听女婿说起,便道:“小勇,为什么让你从学校出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让你做些实事,清廉容易,做实事难。县委书记主政一方,岂能是酒囊饭袋?大学教师真的应该走出书斋,否则看问题永远不会全面客观。”

一个县委书记本来很难进入省委书记的视线,由于吴英和朱小勇两人都对这位全省最年轻的县委书记青睐有加,这就让蒙豪放对侯卫东产生了一丝兴趣。当周昌全推荐了侯卫东以后,他便有意第一个点到侯卫东,听一听这位年轻人的发言。

侯卫东的发言不仅有理论支撑,而且有实践经验,让蒙豪放很满意,他对朱民生道:“民生同志,国有企业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这是不可逆转的方向。沙州是岭西的工业强市,国有企业数量不少,在这一方面应该走在全省的前列。侯卫东有股子闯劲,精神气十足,很可贵,民生同志作为市委书记,要鼓励、保护这样的年轻同志,鼓励成津县在企业改革中的探索。”

朱民生不停地点头,道:“对于卫东同志的工作,市委、市政府给予了高度支持,以后也将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

原定座谈会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蒙豪放兴致颇高,两个小时才结束了座谈。

在休息室里,秘书杨诚问道:“晚餐原来只安排了朱民生和刘兵两人,两位县委书记是否一起安排进来?”杨诚跟随蒙豪放三年,很了解蒙豪放的脾气,今天座谈会一共两个小时,他就同侯卫东谈了二十多分钟,这是很不寻常的一件事情,因此,杨诚提议让两位县委书记一起共进晚餐。

蒙豪放的腰椎有些问题,坐久了就不舒服,他躺在床上,对杨诚道:“县委书记是亲民官,最了解一手情况,省委应该多与他们直接对话,凭什么县委书记就不能与省委书记在一起吃饭?你们这些人的级别意识也太强了。”

侯卫东与赵林刚刚走出市委小招待所,又接到秘书长洪昂的电话,两人又转身回到1号楼,与省委书记蒙豪放共进了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