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请对手替自己办事,把对手变成帮手 李东方要求严格执行省政府文件(第6/6页)

成津在内陆,山货不少,海鲜罕见。县政府有一次到南方招商,李东方也跟着去了。在那次招商会上,李东方发现蒋湘渝特别喜欢吃海鲜,于是就在成津开了一个海鲜馆子。这个海鲜馆子不大,装修好,价钱贵,但是里面卖的海鲜都是空运而来,货真价实。蒋湘渝在里面吃了不少好东西。

蒋湘渝进了办公室,也就将县长的架子放在一边,道:“当县长是个苦差事,每天脚板忙得翻到脚背上,还是你爸好,进了沙州当城管局长,没有县上这么操劳。”

李太忠原是县政府的常务副县长,他是很强势的常务副县长,主管的工作被打理得井井有条。另一方面,凡是他管的部门,没有他点头,就算是章永泰的批示都不会得到极好的贯彻。

蒋湘渝与李太忠在乡镇搭过班子,又一起当过副县长,两人互相都了解,互相顾忌着,倒也相安无事。

李东方带了几分玩世不恭的语气,道:“老头子为共产党辛苦了一辈子,现在也应该享享清福了。他这次总算听了我一回,开始当起了甩手掌柜。”

聊了几句,李东方步入正题了,道:“蒋叔,听说省政府下了整顿规范矿业开采秩序的文件,开了动员大会?”

蒋湘渝就明白了李东方的来意,他点了点头,道:“确实有这事,县里还没有具体部署和研究。这事侯书记很重视,成津的具体方案要上常委会。”

李东方接下来的话却让蒋湘渝吃了一惊,也很出乎他的意料。

“省政府英明,我们矿产企业早就盼着这一天。现在这样一哄而上,无序开采,迟早要出大问题。”

蒋湘渝斜了李东方一眼,道:“你的三个企业在矿山企业中很有影响,看了省政府文件,有什么打算,你得说真话,否则影响决策,吃亏的是你。”

当省政府文件出台,李太忠提出了明确意见,要借着此次全省范围内的整治,使李家的三个企业走上正轨,与其他小型的铅锌矿企业划清界限。这是大势所趋,是多赢的结果。只是,要按省政府要求完成技改,三个企业投资在四千万元左右,这让李东方很有些犹豫。但是在李太忠不容让步的坚持下,李东方接受了倔强父亲的意见。

“得到省政府文件,我就请省矿业研究设计院的专家对三个铅锌矿进行了测算,要四千六百万才能完成技改。我在这里表态,砸锅卖铁也要按省政府的要求办,只是这技改的钱也太多了,虽然多方借债,也只筹集了二千多万,缺口还很大。”李东方又道,“省政府文件要求各地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为技改筹措资金。我在想,这个各种渠道应该包括银行贷款。现在银行对私营企业很歧视,我们根本贷不了这么多钱,这还要请县政府出面。”

李东方的表态让蒋湘渝很有些意外,这个表态有利于推动此次矿产的整改工作。蒋湘渝郑重地道:“这事涉及到全局工作,我得跟侯书记说一说。”

当侯卫东听到此事以后,也觉得有些意外,问道:“蒋县长,既然李东方愿意按照省政府的要求进行技改,我们就得鼓励,但是也得慎重。只有看到技改的自有资金以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扶持和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