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20/21页)

三个多小时后,进入宁阳地段,小车一下子平稳起来。望着前面那条铺了柏油的马路,毕云天脸上掠过一丝得意。他想,在宁阳多年,做了不少事情,要说看得见摸得着的,也就是这条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修成的柏油路。毕云天明白,高志强就是见他在宁阳时修了这段路,才执意让他去北京跑紫黎公路的工程。

毕云天正这么想着,小于问了一声:“要不要在县城停停?”毕云天摇摇头说:“算了吧,直接去梅村。”

一个小时后,在快进入黎西地界时,小车往左一拐,驶上了一条村道。村道虽窄了点,路面却铺了细砂,还好走。很快到了村口,梅村人都迎了出来,毕云天一下车,就跟他说起短长来。

在梅村长的陪同下,毕云天到各处去看了看,接着又去了村后的水池。毕云天走过的地方也不少了,至今他还是觉得梅村的井水最好,因此他在宁阳做书记时就让县财政拨款在梅村修建了这个大水池。池里的井水源源不断往外冒着,池边的龙头是用不着关的,任凭那井水随意外流。毕云天拿起池边的竹勺,满满接上一勺,喝了个饱,再让小于拿过车上的几瓶矿泉水,把里面的水倒掉,再接上井水。

望着这亮花花的井水,毕云天心里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便兴致勃勃地对梅村长说:“等紫黎公路改建好了,我再请个老板来开发这里的井水。”这话让梅村长看到了一线希望,高兴得满脸都是笑。

接着梅村长又陪毕云天去村边的小学瞧了瞧。这所小学是毕云天费了些周折,从他一个已在沿海发了迹的大学同学那里化缘化来的5万元钱办起来的。小学的第一位老师是一个名叫梅雨的漂亮女孩,她是梅村唯一的高中毕业生,也是毕云天选中的。

说起梅雨,她虽然也跟梅村人一样姓梅,但她却只能算半个梅村人。原来她母亲是紫街梅家下放到梅村来的女知青,后来嫁给梅村一位刘姓青年,生下了梅雨。因此梅雨的全名叫刘梅雨,但梅村人叫她时都是叫梅雨,从来没人想起前面还有一个刘字。何况她就生在梅村,长在梅村,母亲又姓梅,她天经地义就是梅雨而不是刘梅雨。后来刘梅雨就彻底消失了,只有了一个梅雨。再后来,毕云天为了提高梅村小学的教学质量,给小学派了一位代课教师,把梅雨送到省城师大去进修。不想这梅雨一去不复返,师大毕业后留在了省城,如今已是小有名气的歌星。

梅村长告诉毕云天,梅雨虽然人没有回来,但她每年都要给村小寄赠两三万元办学经费,不然村小早办不下去了。毕云天心想,这梅雨虽然人没回来,却还没忘记梅村。

毕云天并没在梅村久留,当天晚上就赶往省城,第二天飞了北京。

到了行政学院,毕云天才发现这个学习班的学员大都是报纸杂志和电视台电台的主编副主编,抑或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的负责人,只有他毕云天不伦不类,与他们不搭界。他意识到自己是来掺砂子的,也就是说这样的学习班是为文科教一些业务部门办的,原本就没他这种地方官员的份,是有人从中凑合才把他扯了进来。

大约是第四天,毕云天的秘书小陈也来到了北京。一见面,毕云天就问道:“龙卡带来没有?”小陈拍了拍西装的内袋,说:“在这里呢,来之前何老板送过来的,总共20万元,还可透支。”毕云天点点头说:“旅途辛苦了,你先休息两天,到故宫颐和园和别的什么地方逛逛,然后再给我去办事。”小陈说:“北京我来过好几次了,这次我什么地方也不去,在房间里睡大觉。”

两天后是一个周末,毕云天让小陈在一家五星级宾馆里订了一桌酒席,然后给在国家机关工作的大学同学胡大洋打了电话,要他把留京的同班同学请来一聚。

本来是有13个同学的,有5个已经出国,其余8个都到了场。这8个同学中好几个已做到部委的司局级,差的也是处级领导了,手中都握着实权。席上不谈公事,只叙旧,或说些奇闻异事。酒也是随意喝,没谁勉强,因此气氛轻松融洽。

喝过酒,又聊了一会儿,毕云天给小陈使了个眼色,小陈就拿出8个红包,给每个人都递上一个。毕云天一旁说:“今天劳驾大家出来一趟,也没什么打发的,给个小红包,回去老婆那里好交代。”

众人就笑了,说:“毕大市长你真有意思,请我们吃了喝了,还说劳驾我们,还要打发红包,还要我们老婆那里好交代,你说你到底有何用心?”毕云天说:“别说得这么难听,同学一场,相聚时给点见面礼,也要有用心,这世上还有没有友情二字?”同学们不相信的样子,说:“老人家教导我们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毕云天说:“你们如果觉得不踏实,把红包退给我就是,我可不想差强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