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大理三塔(第3/5页)
“大……,哦,那个扎先生,您对崇圣寺有没有了解?”齐岳差点将大师二字叫出来,才突然想到还有乐源在,赶忙改口。
扎格鲁微微一笑,道:“多少也了解一些,但也只是流于表面的东西而已。崇圣寺位于大理城北约一公里处。雪峦万仞、镂银洒翠的点苍山峙其后,波涛万顷、横练蓄黛的洱海嵌于前。三塔鼎峙,撑天拄地;玉柱标空,雄浑壮丽,为苍洱间的胜景之一。据《南诏野史》、《自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寺基方七里,圣僧李成眉贤者建三塔,屋八百九十,佛一万一千四百,铜四万零五百九十斤,建于南诏第十主丰佑,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就是公元八百三十四年至八百四十年,费工七万零八百余,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四万三千五百一十四斤。”
乐源吃惊的道:“扎先生,没想到你对崇圣寺居然如此了解,连数据都记得如此清楚。”
扎格鲁微微一笑,道:“这都是我们炎黄的瑰宝,作为一名炎黄子孙,这些都是我们的骄傲啊!不过,和崇圣寺比起来,建在其中的大理三塔更为有名。”
“三塔?”齐岳心中一动。
扎格鲁点了点头,道:“大理三塔就建立于崇圣寺内,有胜地标三塔,浮图秘鬼工之称。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六十九点一三米,为方形十六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二层,下层边长为三十三点五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二十一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魄。塔身的第一层,高十三点四五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东塔门距基座平面两米,西塔门则在近六米处。塔墙厚达三点三米。第二至十五层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十六层层为塔顶。以第二层为例,高约两米,宽约十米,上部砌出叠涩檐,凡十七层砖,每层挑出零点零五到零点零七米不等,檐的四角上翘。塔身东西两面正中各有佛龛,内放佛像一尊,龛两侧另有亭阁式小龛各一,莲花座,庑殿式顶,中嵌梵文刻经一片。南北两面,中间有一券形窗洞,直通塔心。第三层则南北为佛龛,东西为窗洞。以上各层依次交替。塔身愈往上愈收缩。塔顶高八米,约为塔身的七分之一。挺拔高耸的塔刹,使人有超出尘寰、划破云天的感受。顶端是铜铸的葫芦形宝瓶,瓶下为八角形宝盖,四角展翅,安有击风锋;其下为钢骨铜皮的相轮;最下为覆钵,外加莲花座托。塔顶四角,原有金鹏鸟,相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以此镇之’。现金鹏已无存,复修前仅残存金鹏鸟足。千寻塔中空,置有简易木梯,可达塔顶。千寻塔西,等距约七十米远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塔,是八角形十级密檐砖塔,各高四十二点一九米,塔身有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层层各异。一至八层为空心直壁,内撑十字架。基座亦为八角形。两小塔间相距九十七米,三座塔形成鼎足之势,布局统一,造型和谐,浑然一体。”一说起这种佛家圣地来,他自然像如数家珍一般,不仅是乐源目瞪口呆,就连齐岳等生肖战士们也不禁大为钦佩,果然不愧是高僧啊!
“我知道的就只有这些了,这只是我看过的资料上所说,至于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扎格鲁微笑着谦虚收尾。
乐源苦笑道:“这还不算清楚么?齐先生,我现在越来越觉得选择和你们合作是非常明智的一件事。这里毕竟是你们的地方啊!”
齐岳此时则是另一种感受,他隐隐感觉到,圣源在崇圣寺附近,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力的,这种古寺有什么奇异谁能说的清呢?扎格鲁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什么,但感觉上,他显然对这里有很深的了解,说不定就能带给自己什么惊喜。
两辆商务舱开的很快,当进入大理境内时,众人顿时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
远远的,他们已经看到了苍山,苍山是两个颜色的下方覆盖着各种针叶林的山体呈现墨绿色,而上半部则完全被白雪所覆盖,大理的天比城市里要澄澈的太多了,如同蓝宝石一般的天空中点缀着片片白云,那洁净清澈的感觉顿时令人心旷神怡。
在那宏伟雄奇的苍山面前,有着一大片异常清澈的湖水,不用问,这就是扎格鲁口中的洱海了,雪山碧水,无不是景色的极致,而在这苍山洱海之间,一大两小,三座白塔巍峨耸立,塔身倒映在洱海之中,那奇异的感觉令每个人心中都有着特殊的感觉。
明明赞叹道:“这里真的好美啊!就像世外桃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