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第2/2页)
余之遇小声问他:“真要走啊,不能留下?”
肖子校似笑了下:“伯父再开明,我也要注意分寸。这与我和你回老家不同,我怎么可能留宿?”
余之遇抱着他腰撒娇:“那我睡不着怎么办?”
肖子校稍稍挑眉:“给你讲睡前故事?”
余之遇仰头:“好吧。”
肖子校亲她:“去陪伯父,我这马上好。”
余之遇从他怀里钻出去:“我来弄水果。”
三个人一起看了会电视,见时间差不多了,肖子校告辞,临走时他对余校长说:“明天给您放假,想吃什么随意。从后天开始吃中药调理,就得忌口了。”
余校长像孩子似地皱眉,一副想想都苦的样子。
余之遇安慰他:“良药苦口嘛,克服一下。”
余校长故意叹气:“行吧。”
余校长有晨练的习惯,到了女儿这边锻炼如常。而且由于他每年暑假都会来南城住一阵,人又健谈风趣,认识的朋友不少,晨起后他便和老朋友去附近公园散步打太极了。
肖子校住得远,并没有刻意早起过来给父女俩送早餐,只是给余之遇打视频电话叫她起床,提醒她陪余校长吃过早饭再去上班。
余之遇在当天的体验营结束后把苗苗带回了家。
小姑娘第一次进城,既新鲜好奇,又有些怯意,见到余校长很乖地叫爷爷,然后老老实实地坐在沙发上,不乱跑,更不乱碰家里的任何东西。
或许是和从事教育事业有关,更主要的原因是余之遇是余校长一手带大的,他很喜欢小朋友。见苗苗有些紧张的样子,余校长给小姑娘拿水果,轻声细语地和她聊天。
“听你之遇姐姐说,你们今天种草药啦?”
“我种了薄荷。”
“薄荷是药材呀?”
“对呀,薄荷是唇形科植物,可以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哎哟,爷爷都不懂这些,你帮爷爷细讲讲?”
“就是我要是感冒了,发烧头痛,薄荷可以和金银花,连翘配用,疏散风热。”
余校长有些惊讶地说:“原来还是个小大夫呢。”
在厨房给肖子校打下手的余之遇说:“我不是说过临水万花山是个大药库嘛,那上面的很多中草药,苗苗认识的种类比我多呢。”
苗苗笑的甜甜的,“是校长爸爸教我的。他说,人要有一技之长,我从小开始认药以后长大了会有……”她想了想,说:“会有优势。”
余校长已经听说肖子校资助苗苗的事,闻言赞同地点头。
次日,体验营的行程是到中医医院参观。除了李校长一行十三人,余校长也参营了。
院方安排的工作人员在前面为孩子们做讲解和相关演示,特意抽出时间的肖子校则在队末,向余校长介绍制剂部的情况和自己的团队。
于是,一上午下来,余校长对于准女婿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结合前一晚聊到的临水那边的情况,两人交流了很多关于扶贫和支教方面的问题。
做随行报道的余之遇回头看见身穿医生服的肖子校边走边微微倾身听余校长说话的样子,抿唇笑了。
体验营的最后一天临水的孩子们去了海城的大阳集团总部,回程后则到了南城的大阳网,这是此行的最后一站,参观完成后全员回到中医大。
从哪里开始,便从哪里结束。
对于孩子来说,走出大山已是眼界大开,再在中医大住上一周,体验了那些去基地上课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的校园生活,让他们对城市的学校充满了向往。
总结会上,已经有孩子问:“等我长大了,也能到中医大上学吗?”
紧接着,又有孩子问:“之遇姐姐,以后我可以和你一起工作吗?”
更有孩子向肖子校提问:“校长,我能去医院上班吗,你的衣服好白好干净。”
最后还有一个孩子小声地问:“我们可以吗?”
不止是肖子校和余之遇,连李校长都因这一问感到心疼和酸涩。
相比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孩子,命运给了体验营这些孩子一个很低的起点,能否在这个起点的基础上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不是他们能保证的。
肖子校说:“中医大的哥哥姐姐们,中医医院那些我的同事们,有一些是和你们一样,家乡在很远很远的农村。他们之所以能从小村落走出来,是靠读书!读书是你们改变人生唯一的筹码。孩子们,只有坚持读书,好好读书,那些从书中获取的知识和力量,将来才会变成可选择的路。”
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捷径。
努力,是奇迹的另一个名字。
最后,肖子校铿锵有力地对孩子们说:“你们可以成为不一样的自己!我在南城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