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大阴谋(第2/4页)

再低头一看,只见她穿了一双马靴,脚丫子是没缠过脚的天足,举止灵动,行走间像是带着风,几步便跑到自己面前。

只一眼,董小宛便被对方吸引住。

这女子与自己全然不同,浑身上来,没有半点拘束,一派自然。

“那几个书生走啦?刚才看他们吵架好有趣,这就不吵了,可惜没打起来……”

董小宛一时不知竟如何回答。

“刚才你们说话我都听到了,姓侯的真小气,自己办不成事,朝女人撒气算什么本事?对了,我叫秦小竺,你叫董小碗吧?一个小竺,一个小碗,我们真是有缘,我这名字也是一位董先生起的……”

董小宛只看对方衣着,便知非富即贵,行礼道:“小宛风尘女子,不敢与贵女并论。”

“我前次见了李香君和顾横波,她们就比你为人大方一些。对了,你也会说故事吗?”

“说故事?”

“不错。”秦小竺点点头,这一个小动作竟有些威严之态,道:“她们说了刘寄奴的故事,你也会说吗?唔,我可以给钱。”

董小宛目光看向秦小竺手中的糕点,道:“贵女所吃的蜂蜜糕便有一个故事,唐朝贞元年间,徐州节度使张愔有一宠妾,名曰关盼盼,擅用蜂蜜制糕,常食能保持红颜不老,张愔特意为她盖了一座燕子楼。张愔死后,关盼盼矢志不渝,在燕子楼中为其守节,一生理佛,是为‘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后来,苏东坡、文少保都曾到过徐州燕子楼,题咏名诗……”

关盼盼的故事,董小宛自己是很有感触的,每每读到相关词赋都不觉落泪,心叹流落风尘的女子若能遇到值得托付的良人,供其一世回味,十年青灯苦佛有何不甘?

她不由又低吟道:“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秦小竺却还没感受到其中的深情意蕴,又问道:“嗯,倒也有趣……你有没有打仗的故事?”

——我更喜欢听打打杀杀的。

董小宛略作沉吟,道:“从文少保那篇燕子楼的诗,倒可说说他领兵抗元的故事,只是……”

只是我哪有空给你说故事。

“好呀!”

秦小竺转头一看,见府衙里面又有动静,知道王笑要出门了,急道:“去我那说故事吧,我事情还没做完,别被撞见了。”

董小宛刚才在里面丢了个大脸,心中正觉尴尬至极。此时再听要进府衙,又臊又怕,有心不去。

“我不好随贵女进去的……”

然而秦小竺行事颇有几分霸道,竟是拉着人家的手不由分说就走,嘴里还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今天这事错的又不是你,是那些人厚颜无耻,你怕什么?”

董小宛吃了一惊,心想她居然都看到了,这也太丢脸了……

……

不多时,府衙大门打开,王笑大步走出,翻身上马,奔向城门,迎了陈京辅。

陈京辅已看过徐州城头上高悬的人头,心中震惊王笑能砍这么多人,正小心翼翼地压住马帘,免得妻子和小儿子见到这样的惨状。

——杀这么多人,这虢国公该有多凶?早知道不来了……唉,但本也没得选……

接着,前面马蹄如急雨,一个身着衮袍、气宇不凡的少年人翻身下马,一把就捞过自己的手。

“陈大人能来,黄河两岸百姓有救矣!”

陈京辅瞳孔一张,不由有些呆住。

他试想过这一趟来会遇到怎么样的场面,却没想到与王笑如此热情,第一次见面又是这样一句话压下来。

好会收买人心,也好会给人压担子!

不是,我还没答应你投奔你呢。

陈京辅嘴唇抖了抖,喃喃道:“国公言重了……”

“陈大人治黄河的奏折我已细看了,此事要做、时间已然很紧,最好在明年春耕前能做出成效来。唔,是我冒昧了。陈大人的住处我已安排妥当,先去看看吧。”

王笑根本没给陈京辅谈论别的问题的机会。

比如你们山东政权如何如何……他已经腻烦这些了。

倒是一些细节问题,王笑反而不厌其胜,亲自给陈京辅讲解。

“陈大人先到我们山东农业处水利司任职,品级虽是王府属官,俸禄是原来的三倍不止,还有一应待遇,比如医保社保皆有,就是官员和家属看病不花钱之类,我回头让人与你细说。

开销也少,比如令郎读书是不用束脩的;比如我们这边任官,不必你亲自掏钱请幕僚,官吏都是配齐的……唔,徐州这个院落虽是暂住,但回头还会分发一间宅院。”

陈京辅听得茫茫然,他也不是善言辞之人,喃喃道:“是是,谢国公厚待,这些是身外之物,为官最重要的还是造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