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走人(第7/8页)

此刻站在谢小玉旁边的是一个中年妇人,她穿着朴素,但是这样不起眼的衣服穿在她的身上却显得优雅而大气,这位正是姜涵韵的师父,翠羽宫的宫主。

“没人会想到天剑舟只是一个半成品,如果碧连天的人知道此事,肯定会郁闷得吐血。”翠羽宫宫主偶尔也会说说刻薄话。

“这东西真名叫飞天剑舟,一日夜能飞十五万里。不过第一次建造,我没什么把握,最好不要超过九万里。”谢小玉一下子就砍掉一半速度,他情愿保守一点,也不想因为一个失误将整艘船的人送上西天。

翠羽宫宫主瞪大眼睛,在一旁的翠羽宫长老们也难以置信看着谢小玉,她们知道这东西绝对不简单,不然不至于通体用金属打造,却还是被吓了一跳。

道君虽然可以瞬息万里,却是短时间爆发的速度,如果要连续飞行,一天能飞十几万里就不错了。

所谓的朝临渤海、夕栖南滇也就十几万里的距离,这还是独自一人飞行,如果再带上两、三个人,速度就更慢了,当初陈元奇带着谢小玉他们前往九曜,前前后后飞了三天。

“剑宗秘法果然不凡。”一位女长老不禁叹道。

“这件事还是别告诉碧连天的人,省得他们越发郁闷。”翠羽宫宫主的眼底闪现一丝狡黠的光芒。

“我肯定不会说。”谢小玉意有所指。

谢小玉的意思很明白,这个消息不会从他这里透露,甚至连璇玑派也不会知道,如果透露出去,肯定是翠羽宫这边的责任。

“当初我拿出天剑舟就是为了让人族多保留一丝元气,以便将来有力量反击,天剑舟的数量自然越多越好,所以摊子必须铺得大一些,但是摊子铺得越大,消息走漏得也越快,所以我肯定要留点‘余地’,剩下这点东西就用不着弄得人尽皆知。”谢小玉说道。

其实谢小玉是走一步看一步,当初创出天剑舟的时候他还在天宝州,甚至不知道能不能回来,也没现在的地位,哪里可能想得这么远?但是翠羽宫的人并不知情,全都被他唬住,把这当成真话。

“这应该不是最后的‘余地’吧?”翠羽宫宫主低声问道。

谢小玉沉默半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翠羽宫宫主也不追问,从谢小玉的反应她已经得到答案——飞天剑舟上肯定还有东西。

翠羽宫宫主已经打定主意绝对不会做碧连天那样的傻事,而要像祖师爷兰仙子那样矢志追随应劫之人。

这时,一群老和尚朝这边走来,为首的正是大觉寺的智通禅师,紧随其后的便是当初传授他宝相金身的圆德禅师。

“阿弥陀佛。”这群人走到近前,全都双手合十朝谢小玉和翠羽宫宫主施礼。

谢小玉不敢怠慢,也双手合十还了一个佛礼。

《六如法》是佛门剑修之法,谢小玉和佛门的关系比道门还更近几分。

“几位禅师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只是出点力气罢了——智者劳心,下智者劳力,本该如此。”

智通禅师摆的姿态很低,现在不是当初,几年前谢小玉走投无路,只能装成和尚,他当然可以摆高人的姿态;现在谢小玉声名远扬,麾下有十几个大巫、好几位道君,实力不比任何一个大门派差。这一次顾念前情给大觉寺一个机会,可说是天大的机缘,智通禅师哪里还敢摆什么架子?

正如智通禅师所言,他们这帮僧众就是来做苦力,此刻在这里忙碌着的人全都是和尚。

这些和尚并无怨言,此刻知情的除了翠羽宫的人,就只有他们,他们不干这些又脏又累的活,难道让翠羽宫那帮娇滴滴的小姑娘来?

和尚也是男人,是男人就做不出这种不要脸的事,再说旁边有一群漂亮女孩看着,做起事来也格外卖力。

“智通禅师,不知道最后一批飞天剑舟还需要几天才能完工?”谢小玉问道。

谢小玉离开碧连天跑到翠羽宫并不是为了赌气,当初碧连天和翠羽宫争夺出发地的位置,他就做了这样的安排。

碧连天是表面上的出发地,用来吸引各派的注意力,同时也会吸引异族的目光;而翠羽宫则是暗地里的出发地,那时候谢小玉就已经有了建造飞天剑舟的打算。

飞天剑舟只是用来装人,速度快,但是载重小,所以大批物资和挑选出来的平民百姓都会从碧连天出海。

乘坐飞天剑舟离开的人只有谢小玉直属的中军、莫伦和敦昆的族人、翠羽宫和大觉寺的人,前面三群人是他的嫡系中的嫡系,后面两群人是因为飞天剑舟的缘故,从今以后也会成为他的嫡系人马,连洛文清统率的左军、苏明成统率的右军和赤月、白衣两寨的人,都被他扔在碧连天。

“一个月,我会让弟子们加把劲,反正出海后有的是时间休息。”智通禅师心里明白,想让谢小玉看重,必须有所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