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剑宗(第5/7页)

看到这里,谢小玉突然间生出一丝感慨;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这种将神魂附着于一件东西上借此苟延残喘的办法,对别人来说或许很新鲜,对谢小玉来说却一点都不稀奇,因为他身边就有一个洪伦海。

洪伦海是藏在一座太古流传下来的丹炉中,那是天生地养的异宝,和人一样有七窍、十二脉,如同一个活物,只是没有灵智罢了,正好当他的躯壳。

剑宗之祖手头上没有这么多异宝,他用的甚至不是飞剑,因为仓促之间根本没办法找来那么多飞剑,只能凑合用普通的铁剑。

更令谢小玉震撼的是,剑山并非他想象的是一座护山大阵,剑山真正的用处是聚集地气,滋养这些被封在剑中的神魂。

洪伦海附身于丹炉上,可以靠炼丹修复神魂,天底下没有什么比丹气更滋补了,而且还有丹火温养他的神魂。

插在剑山上的剑有几百万把,如果按照洪伦海的方法做,就算将普天下的药材全都投进去都不够用。

两边一比,就看出剑宗这套法门的厉害,居然能抽取方圆万里内的天地灵气藏于地脉中,透过这些剑滋养剑里的神魂,等到剑中的神魂恢复,只要找一具资质尚佳的躯壳,就可以轻而易举夺舍重生。

剑宗根本就不是人们猜想那样,由一群门派被灭的修士组建而成,而是剑宗之祖白手起家,一个人支撑起来。

剑宗弟子全都是死而复活的人,他们之所以听命于剑宗之祖,是因为救命之恩,也因为这个缘故,大劫结束后,他们才没有重归原来的门派,因为他们已经死过一次,和以前的一切完全斩断,重生的他们只是剑宗的成员。

这也能解释剑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剑法、为什么剑宗门下全都是剑修,因为他们是靠剑气滋养才得以恢复,重生后,如果他们还是修练原来的功法,肯定事倍功半,反而转成剑修容易许多;另一个原因是他们被封在剑里,在神智已经清醒,神魂却没有恢复的漫长岁月中,他们什么事都不能做,只能推演剑法打发时间,等他们从剑里出来,只论剑法,他们已经是大师级的人物。

谢小玉心头猛然一动:或许这种状态很适合悟道,不然洪伦海怎么会在恢复神智后不久就突破瓶颈成为丹道宗师?

“这套法门是剑宗之基,连我都没资格看,以前一直掌握在族长的手里,现在传给你了。”苦竹突然变得异常严肃。

谢小玉微微吃了一惊,他当然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也知道这句话中的分量。

谢小玉下意识地就想往外推,但转念间又难以拒绝,大劫一到,肯定生灵涂炭,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死在大劫中,这套法门可以让无数人多一丝活下来的希望。

事实上,这套法门只有在大劫中才能派得上用场,其他时候用的话,反而会成为祸乱的根源。

“那么简家呢?”谢小玉问道。

“已经没有简家了!传承开启,剑宗出世,从那一刻起,简家就不存在,而简家的子孙都要做出选择,要不脱离,要不重新变成剑宗弟子。”

苦竹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异常淡然,但谢小玉清楚地感觉到他的决心,也感觉到那几位老人的决心。

简家祠堂内,那群老头各自捧着一本小册子,上面密密麻麻用蝇头小楷写着许多文字,还有一些图画,这些全都是谢小玉抄录出来《奇技妙法百篇》的章节。剑宗对他推心置腹,谢小玉自然要有所表示。

不过毕竟时隔多年,那本书又很厚,谢小玉不可能全背下来,这些是他参照自己的理解重新整理过的内容。

众老头一开始当然很高兴,但现在都愁眉苦脸。

好半天,胖老头将小册子往旁边一扔,转头问道:“你们看懂多少?”

另外几个老头也停下来,有的捏鼻梁,有的按脑门。

好半天,干瘦老头才哑着嗓子说道:“天书,根本就是一部天书,那小子又没记全,有很多遗漏,再加上七颠八倒……看不懂。”

“这倒未必是遗漏的缘故,这些都可以独立成章。我们看不懂,恐怕是因为理念不同,比如我们一辈子都习惯太阳从东边升起,在西边落下,如今突然间反过来,肯定很难接受。”为首的老者说话很中肯。

“有些地方还是能看明白,大多是一些运用之法,让人不明白的是阐述其理的部分。这套东西之繁复深奥,绝对不在《易经》之下。《易经》从古到今有多少人研究?有谁敢说自己研究透澈?”靠窗而坐的老者淡淡地说道。

此老者的智慧显然很高,所以他一开口,众人纷纷点头。

“那小子说得很清楚,他八岁得到这部书,断断续续看了许多年,始终没有看懂,直到本命法器被夺、法力尽废,在牢里待了半年,然后在前往天宝州的船上待了半年,闲着没事想起那些东西,这才有所领悟。我们才看多久?”为首的老者也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