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孔子、麒麟、仙帝(第2/2页)

所以说,我们天儒门有着丰厚的底蕴,不是诸位当潜心研究,仔细钻研,学无止境。”

秦笛听到这里,禁不住点了点头,心道:“按照古书记载,‘西狩获麟’发生在春秋末期鲁国西境大野泽。《左传·卷十二》载: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钥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

《史记·孔子世家》载: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钥商获,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

《兖州府志·圣里志》载:‘周敬王三十九年春(哀公十四年),西狩于大野。叔孙氏家臣钥商获麟。’‘折其左足,载以归。叔孙氏以为不祥,弃之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麋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观之曰:麟也,胡为乎来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衿。子贡问曰:夫子何泣也!孔子曰: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见害,吾是以伤之。’

据考证‘西狩获麟’发生在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而孔子的《春秋》一书,也恰恰在这一年脱稿,这时孔子已71岁,从此已不再著书。这证明了至今仍在巨野流传的‘孔子获麟绝笔’的故事是真实的。

传说孔子出生时也有异象。在公元前551年(鲁哀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的母亲颜徵在怀了孕,祈祷于尼丘山,遇一麒麟而生孔子,因孔子降生时,头顶长得有点像尼丘山,帮取名孔丘字仲尼。

孔子遇麟而生,又见麟死,他心中感慨,挥笔写下挽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孔子感麟而忧,在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驾鹤西去。孔子离去后,获麟绝笔的故事广为流传。唐代诗人李白《古风诗》中就有‘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