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4/6页)

裴永庆哈哈一笑道:“不错!眼下朝野都在哄传唐掌门与魔门楚狂歌勾结,陷害同道,图谋叛乱,结果连虞太掌门也一起连累了。茅山派与康王,与裴大人向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可半点也马虎不得啊。”

他这话绵里藏针,将茅山派与康王紧紧绑在一起,就算裴永庆想抛弃茅山派,独善其身,也不可能了。

“王爷为我们设想周到,老臣感激不尽。”

裴永庆微微一笑,道:“王爷放心,唐掌门、虞夫人两位与魔门没有半点瓜葛,这些日子我已搜集了大量的证据,她们平冤昭雪指日可待。绝不会让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说到最后一句时,语意森然,双目中倏地闪过凌厉无比的杀气,犹如神器出鞘,凶兽解印,霎时间变了另一个人般。

楚易心头大凛,莫名地涌起一阵寒意。

裴永庆凶芒一闪即逝,瞬息又恢复为清雅从容的模样,微笑道:“王爷事务繁多,老臣就不多打搅了。今晚除夕,康王要在府中为伍娘娘祝寿,届时贵宾云集,高朋满座,正是平息谣言,彼此坦陈心迹的大好机会。老臣就翘首以盼王爷大驾光临了。”

“今晚?”楚易愕然一惊,茶水险些泼了出来。

送走了裴永庆,楚易回到梅湖小筑,将适才之事一五一十地复述给萧晚晴二女听。两人听说他反复逗弄不倒翁,都大觉有趣,格格直笑。

但听到后来,萧晚晴却渐渐蹙起眉头来,沉吟道:“裴永庆向来谨小慎微,没有十分把握,不敢轻言妄动。今日一反常态,竟敢在齐王面前语带威胁,锋芒毕露……难道他当真已经自觉胜券在握?又或者,局势竟已紧迫到了让他不得不孤注一掷的地步?”

三人猜测了片刻,均觉似是而非,就身处茫茫大雾,隐约中似乎看见了些什么,却又说不清,道不明。

这时,一阵大风吹来,垂幔鼓舞,香烟缭乱,窗子吱嘎作响。转头望去,万里蓝天白云翻涌,如巨浪汹汹高叠,又像万千猛兽瞬息变幻。

楚易心中那不安的感觉越发浓烈了,原本晴朗的心情也像是笼罩了一层阴霾。

风云诡谲,变幻无常,他原以为还能有些许时日准备,没想到一切竟已迫在眉睫。

宴无好宴,今晚康王府中,他又该如何应对呢?难道当真如老狐狸所愿,推举康王做太子吗?

晏小仙眉尖一挑,冷笑道:“不管啦!只要能安内攘外,击溃魔门,谁当太子又有什么干系?如果这老狐狸真有这等把握,索性成全他就是!”

楚易一怔,摇头道:“万万不可!裴老狐狸貌忠实奸,和李木甫半斤八两,一丘之貉。日后康王若真当上了皇帝,也只是他的傀儡罢了。再说,若不雪平太子的冤屈,那些忠臣义士、灵宝派的修真们,岂不都要白白牺牲吗……”

“楚郎,我倒觉得晏妹妹说得极是……”

萧晚晴嫣然一笑,柔声道:“现在最为紧要的,可不是为太子伸冤,也不是分辨谁忠谁奸,而是尽快团结各方力量,平息这场浩劫。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与其力挽狂澜,倒不如乘风破浪。只要过得了这关,还怕将来不能拨乱反正,惩奸除恶吗?”

楚易苦笑不语,心中虽然觉得颇不赞同,但一时之间又找不到更好的法子。

当是时,又有婢女来报,说御史大夫吉冷与刑部尚书罗希瑕求见。

三人面面相觑,晏小仙格格笑道:“看来今日齐王府的门槛注定要被踏破啦。满朝文武去康王府表态之前,多半都要先到大哥这里请安垂询呢。”

萧晚晴抿嘴一笑,道“这样也好,楚郎不必表明自己观点,只需诱使这些宾客将他们的意思表露清楚,最后统计分析,看看哪位皇子最为得势,咱们再锦上添花吧。”

果不其然,吉、罗两人前脚刚走,又有大批文武官员接踵而至。

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就像是约好的一般,你去我来,走马灯似的好不热闹。

短短四个时辰内,楚易便几乎将京城内所有的王侯显贵都见了一面,唯有左仆射李木甫、右仆射韦庭松、金吾大将军王忠良等寥寥十几人没有现身。

登门宾客无一不是旁敲侧击,想方设法打探楚易口风。楚易却只是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到了后来,除了少数老谋深算的闷葫芦之外,大多人都沉不住气,反倒被他诱激,纷纷亮了自己的底牌,开始游说楚易加入己方阵营。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对楚易表明耿耿忠心的齐王旧部,例如兵部尚书齐远图等人,便明确表态,无论楚易支持哪个皇子,他们都会鼎力拥戴。

楚易三人分析整理下来,与昨夜紫微门众妖女提供的情报一一验证,果然相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