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斗法之期(第2/3页)

“妾身念父心切,携子前来迎候,违了礼法,望皇上恕罪。”周贵人亦免不得跪倒行礼。

时至此刻莫问方才见到皇上真容,此人年纪当在二十出头,长相还算周正,只是下巴较窄,面相秀气有余宽厚不足。眼神锐利飘忽,当是料事快捷却浮于表面之人。

“嫂嫂快快请起,你我本是家人,无需行此大礼。”皇上翻身下马,上前弯腰扶起了周贵人。

“无量天尊,贫道天枢子见过皇上。”莫问稽首冲皇上见礼。

皇上闻言并未答话,而是眉头微皱上下打量着他。

“阿弥陀佛,拜见二位王爷,见过贵人。”此时那身披无上袈裟的国师亦翻身下马,将白马交予从人牵走,自己走上前来冲二子与周贵人合十见礼。

“国师无须多礼。”周贵人抬手开口。

皇上扶起周贵人之后迈步前进两丈,站于道路中央,城外的将士自然见到了他,周将军一声令下,队伍向东门进发。

国师转头看了莫问一眼,佯装不识冲其微笑点头,转而上前几步,站于皇上身后。

在此之前莫问曾在蛮荒与国师见过面,那时国师的神情和语气与此时大不相同,嚣张跋扈,目中无人。而此时他所表现出的却是一副宽仁和善之相,这变脸之术当真是练的炉火纯青。

三里之地并不远,没过多久队伍便开到城外,周将军翻身下马,将兵器交于偏将,独自上前,半跪面圣,“周甯奉旨东征,得苍天庇佑,皇上福泽,今已涤荡夷寇,安定东方。”

“骠骑将军快快请起,将军此番平夷多有辛苦,为寡人分忧,为苍生谋福,功在社稷,非重赏难表寡人之心。”皇上上前搀扶周将军。

周将军并未直身站起,而是自怀中取出金虎一只双手呈上,“今战事已毕,请皇上收回虎符。”

“将军乃国之柱石,朝廷重臣,这虎符一如往昔,仍由将军自行收管。”皇上并未接那虎符。

“谢皇上。”周将军直身站起,将虎符重新放于怀中。

这一幕貌似君仁臣贤,实则并非如此,众所周知虎符皆为一分二,皇上保存右符,领兵将军自持左符,需要出征时皇上才会将右符交予领兵将军,而领兵将军则凭借完整虎符调兵出征,待得班师回朝,需将右符交还皇上,自己仍然保留左符。周将军先前拿出的是完整的虎符,这就表明他无心交还虎符,不然他只需交还右符即可。

根据皇上所说话语来看,周将军保留完整虎符已经有些年月了,一个将帅统辖一支军队,时间一长就会滋生嫡系,到得此时周将军已然实质操控了这支军队,即便是无有虎符亦可调动,皇上自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不敢收回虎符,不然便是逼迫周将军谋反。

莫问于心中思量之时,那身穿无上袈裟的国师已然走上前去,站于周将军面前念诵经文。

莫问见状大是不解,转头看向周贵人,周贵人低声解释,“出征将帅杀戮过重,班师回朝皆需以经文清身。”

莫问闻言默默点头,这只是一种仪式,毫无用处,一来这些将帅气高命硬,寻常鬼魂不敢侵附。二来即便是侵附其身,这几句经文亦无法将其驱走。

那国师似乎注意到周将军对于这一仪式大感不耐,寥寥几语便侧身让路。

周将军待那国师让开道路,快步向周贵人走来,周贵人眼见父亲来到,抱小携大迎上前去,未语先哭,“爹爹,你若再回来的晚些,女儿和这两个孩儿便不得活了。”

此语一出,周围寂静无声,前来迎接的人少有消息闭塞者,都知道在周将军出征的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也都知道周贵人这是在向父亲告状。

“何出此言?”周将军抱起了长外孙,那孩子似乎认得外公,并不挣扎,只是受母亲感染,开始啼哭。

“父亲出征不久王府便来了刺客,是张将军舍命护卫击退了敌人,之后那刺客又来了一次,伤了女儿的臂膀,女儿眼见王府待不得了,便出城躲避,那刺客又自中途行刺于我们母子,幸亏莫道长在旁护佑方才杀退了刺客。待得回返都城,那饭食之中又屡次被人下毒,还是这位莫道长事先觉察,才令我们母子免遭毒害。待得女儿自后宫带回长子,又自孩儿胯下挑出了银水一滴,女儿本是不祥之人,死不足惜,只是苦了先皇的这两滴血脉……”

“你好生大胆!”周贵人未曾说完,周将军已然出手掴了她一掌,“竟敢如此口无遮拦,后宫乃皇后主掌,焉能有刺客暗藏?”

周将军这一掌是用了力的,声音很是脆响,皇上闻声不由得为之一抖,周将军这一巴掌看似打的是周贵人,实则打的是他的颜面。

周贵人挨了打,仍然哭诉,“求父亲为我们孤儿寡母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