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风雨桥上(第4/11页)

“我和三哥是偶然路过这里的。”小神女看见山下不远有一座风雨桥,说:“妹妹,我们到那风雨桥上坐下来谈话好不好?”

“好呀!”

于是他们一行七人,来到了一座横架在山溪上的风雨桥。

所谓风雨桥,是在桥面上盖有瓦面,不但能遮风避雨,更方便走倦了的过往行人旅客在桥上歇脚休息,观望桥四周的山光水色。它像一条架在溪水上的长廊,桥的两旁,有栏,栏杆上更设有长凳,不但可坐,更可以睡,令歇脚的路人感到十分的惬意和畅快。它是桂北一带特有的风格独特的桥梁。传说它是诸葛孔明发明的,所以当地人称为“孔明桥”。桂林的花桥、三江的程阳风雨桥,最具有特色,尤其是程阳风雨桥,它不但是村寨人出入必经之路,也是侗族人奉神祭祀的地方,桥上奉供神灵。

小神女他们所来到的风雨桥,只是桂北一带一般常见的风雨桥,但在山野无人之处,却给山野增添景色,吸引行人到桥上休息。

他们在桥上坐下不久,蓦然从桥的另一端,走来了两个头戴遮阳露髻斗笠的黑袍人,一个瘦削却目光敏锐,一个左腮上有一道明显的刀疤痕,添增了他面目的狰狞,年纪都在四十岁上下。

小神女、小苗女一时惊讶,怎么在峻山崇岭、四野无人的深山之中,出现这么两个江湖中的人物?他们是附近的山贼,还是路过这里的武林人士?小神女更一眼看出,来人步履稳健,行动轻灵,内力深厚,显然是身怀一门绝技的武林高手。

这两个黑袍者,一眼看见了小苗女和小神女这两个年龄不相上下的小女孩,目光中露出了讶异和困惑的神态。他们又打量了小三子一眼,对那两男两女的苗汉苗女根本不去注意,似乎不屑去看他们四人一眼。刀痕脸轻声暗问同伴:“老厉,你看那三个娃子,是不是我们要寻找的娃子?”

老厉轻声回答:“从年龄,衣着上看,错不了!”

“他们有三个,哪两个才是?”

“我看三个一块都捉回去再说。”

“老厉!听说那女娃子武功莫测,我们不可轻视了!”

“听人说,她不过内力深厚,身法极快,我看她武功也不怎样。”

小苗女毒蜻蜓本来是一个不安本分、爱惹是生非的骄蛮女,见这两个黑袍者一双眼睛老是向自己身上溜来溜去,一边还嘀嘀咕咕的,早已忍不住了:“你们两个在那里看什么?还不赶快给我滚!你们两个人的贼眼还想要不要的?”

小三子一听,暗想:你这样说话,人家受得了吗?那不是无事变有事了?小三子和小苗女的内力差不多,听不见两个黑袍汉子的轻声低语,要是他听到,就不会这样想了。小神女却听到了他们的谈话,暗想:这两人是哪一路上的人物?他们是来捉自己和小三子,还是来捉其他两个娃子?就是小苗女不吭声,她也会出声的。现在小苗女已出声,自己便坐观其变好了。看看他们是什么人,要捉的是谁。

两个黑袍汉子听小苗女这么说,不但不恼怒,反而相视一笑。刀痕脸说:“好厉害的一个小女娃,竟然问我们的眼睛还想要不要了?”

老厉说:“不知她怎么取我的眼睛。”

说着,他们不但不走,反而朝小苗女、小神女等人而来。两位苗人大汉立刻将弯刀拔出,弯刀蓝湛湛的,显然淬有剧毒。一个苗汉说:“你们给我快走开!不然,不是你们的眼睛不要了,而是你们的性命也不要了!”

另一个苗汉说:“请你们走吧!”

刀疤脸看了看他们手中的刀泛着蓝光,“咦”了一声,问:“你们的刀有毒?”

老厉却问:“你们是什么人?是贵州九龙门下的弟子?”

一个苗汉扬扬弯刀说:“不错!我们是九龙门的人,识趣的,你们马上离开!”

刀痕脸困惑地问:“那位要我们眼睛的小女娃……”

“你给我住口!这是我们九龙门的小公主!什么小女娃的?”

老厉也感到有点意外:“什么?她是你们的小公主?江湖上人称毒蜻蜓?”

那位说话略为客气的苗汉说:“你们既然知道,请走开吧!”

老厉指指小神女和小三子问:“那两个男女小娃,也是你们九龙门的人?”

小苗女说:“是呀!”

小神女却说:“你管我们是什么人干吗?你是不是想捉我们?”

刀痕脸说:“原来你们是九龙门的人,怪不得这么目中无人了!”

小苗女说:“你们要是再不滚开,你们的眼睛真的不想要了?”

老厉哈哈大笑:“我就是想看你这小女娃怎么要我们的眼睛!”

小苗女一扬手,两条有毒的小花蛇如暗器飞出,直扑他们的眼睛而来。要是给这两条小蛇咬中,别说眼睛瞎了,要不及时服下解药,连性命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