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判官小鬼(第7/11页)

明叔说:“大少爷,别跟老奴客气,老奴有一件喜事向大少爷禀报。”

公孙不见说:“明叔,先坐下,有话慢慢说。”

公孙通问:“明哥,有什么喜事?”

明叔望望门外,极为神秘的轻声说:“大少爷,老奴感到二少爷没有死。”

公孙不凡惊喜:“明叔,你怎么感到二少爷没有死?”

“大少爷,要是老奴咋夜没看错,二少爷和小丹昨夜里回到充山来了!”

公孙通急问:“现在二少爷在哪里?”

“可惜老奴去迟了一步,他们走了。”

公孙不凡说:“明叔,这是怎么回事?你慢慢说情楚。”

于是,明叔将昨天深夜里发生的一件怪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明叔睡到半夜时,隐隐听到有人的哭泣声,心中奇异:夜深了,怎么有人哭泣?而且哭声似乎是从小主母的坟墓方向传来的。他担心有什么人想不开,深夜里跑到小主母坟边哭着自寻短见,于是急忙爬起身,悄悄走出去。他在月下一看,惊愕了,竟然有一位青衣人,在小主母的墓前跪拜轻泣。青衣人身后,站着两位小厮模样的人,其中一个,与小丹这孩子一模一样。明叔惊到极了,便奔了过去,可是一转眼,三个人便在月光下消失得无影无踪。明叔又怔住了,几疑自己是不是在发梦,要不就是自、己日思夜想二少爷和小丹,在自己面前出现了幻影。可是他咬咬自己的手指,有痛的感觉,证明自己并不是做梦,再定神看看四周的景物,异常的熟悉,更证明自己不是在梦境中。

明叔又走到墓前看,有烧剩的香火和纸钱,更证明了自己所看到的不是什么幻影,是的确有人前来拜祭过小主母的坟,可是他们怎么一下又不见了呢?

明叔惊疑不已,回来跟明婶一说,明婶也惊奇了,问;“你真的看见有人前来拜祭小主母了?”

“晦!我不看见,能胡乱说么?你以为我老糊涂了?”

“你认为是谁?”

“除了我们的小主人二少爷和小丹,还会有什么人来拜奠吗?”

“老头子,你不会是看见鬼魂了?”

“我怎么会看见鬼魂了?”

“不是鬼魂是什么?神鞭叟不是说,我家小主人为该死的姓任的所害,早已在那个人间魔穴里惨死了!我看一定是我们的小主人阴魂不散,前来拜祭他的母亲,你看见的是小主人的鬼魂。要不,怎么一下不见了的?”

“你别胡说八道,鬼魂会哭泣吗?”

“鬼魂怎么不会哭?有人说,鬼魂会瞅瞅地哭哩!”

“那么说,鬼魂也会烧人间的香火和纸钱了?”

“那他们怎么一下子不见了?”

“可能是他们的轻功极好。”

“老头子,你别忘了,我们小主人根本不会武功,哪来一闪而过的轻功了?就是小丹这孩子,也不可能有这么好的轻功。你一定是想小主人和小丹想得糊涂起来了。”

明叔给明婶这么一驳,也一下傻了眼,半晌说不出话来。是啊,自己的小主人。哪来这么好的轻功?明叔想了一下说:“不管怎样,明天我得将这件奇异的事,向大少爷禀报。”

这样,明叔便奔来见公孙不凡了……

公孙不凡听了沉思不语,他暗暗感到这件事隐藏着某种神奇和古怪,他除了听到自己同父异母兄弟的死讯外,也知道小丹仍活在人间,跟随一位蒙面大侠走了。

公孙通却问:“明哥,你看清楚那位青衣人的面孔没有?”

“他背着我,我无法看清他的面目,但我从他的行藏举止看来,十分酷似二少爷。何况小丹这孩子,我是看清楚了,所以我才敢说我们二少爷没有死,那青衣人极有可能就是二少爷。”

“既然是二少爷和小丹,他们怎么不去见你们的?”

“这一点,我和老伴也百思不解。”

公孙不凡问:“明叔,这件事你有没有和其他人说过?”

老奴感到这件事不可思议。因此,除了我老伴,再不敢向任何人说。”

“明叔,你这样做很对,千万不可向任何人说出来,因为这样牵到西厂,可大可小,祸福难定。”

“大少爷放心。老奴明白。”

“明叔,你就在这里用过饭才回去吧。”

‘不,大少爷,老奴得马上赶回去,通知我老伴,叮嘱她千万不可乱说。”

“这也好,明叔,辛苦你了。”

“老奴不辛苦。”

明叔一走,公孙通问:“大少爷,你对这事怎么看?”

“我从各方面判断,我兄弟可能没有死,仍活在人间。”

“老奴也是这么想。”

“通叔,我还隐隐感到,近来江湖上出现的神秘判官和两个追魂、索命小鬼,可能就是我兄弟和小丹所为。”

公孙通愕然:“二少爷哪来这等惊人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