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峰回路转(第11/15页)
这两人同时发招,同时出手,用的也是同一招式,掌风之间,颇见功力,但在白非眼里,却像是儿戏似的,身形一动,自他们两人中穿了出去,双肘微一外张,在那个道人的胁下轻轻撞了一下。
这两个道人却杀猪似的叫了出来,那边石慧冷笑声中,玉指如电,也点中了另外一个道人手肘间的曲池穴。
他们动手之处,是在一个酒楼门前,此刻旁边已站满了看热闹的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惊惧之容。
石慧叱道:“这种不济事的蠢才也出来现世,快回去跟师娘多学几年吧。”
白非拍了拍手掌,低声道:“慧妹,我们回去吧。”
石慧望了蹲在地上的两个道人一眼,轻蔑地啐了一口,和白非挤出了人群,逛街的兴趣也没有了,两人回到店里,店伙计却跑上来道:“方才有位道爷留下封信,说是要交给两位客官。”
白非一怔,接过来一看,双眉不禁皱了起来。
石慧问道:“什么事呀?”
白非皱眉道:“果然麻烦来了。”他将手中纸条,交给石慧,又道:“我真糊涂,竟未想到这平凉城邻近崆峒山,满街的道士,想必是崆峒门下呢?”
石慧哦了一声,接过来一看,却见那杏黄色的纸符上,写着一笔柳字:
小徒承蒙两位教训,不胜感激,两位身手不凡,必定系出名门,我崆峒僻处陇东,久未领教中原豪士身手,两位如不吝赐教,贫道于后日清晨在崆峒山白云下院恭候两位大驾。
下面具名,是浮云子。石慧边看边走回房中,往椅上一坐,笑道:“想不到那几个脓包居然还是崆峒门下。”
白非却皱着眉道:“崆峒为中原五大剑派之一,怎么出些这种不成材的徒弟?看样子,这浮云子也未见得是什么高明人物,只是我们有急事要办,这一来,却又要耽误些日子了。”
石慧立刻接口道:“可是我们非去不可,不去他们还以为我们怕了他们呢!”
这两个心豪气傲的年轻人,竟未将称雄武林垂数百年的一大剑术宗派看在眼里。
他们却不知道,近年来崆峒派教规虽然不振,但却仍未可轻视哩。
由平凉出城,西行数十里,便是道家崆峒派的发源地——崆峒山。
此时正值秋深,木叶飘落,群雁南渡,晨露未干的时候,道上就缓缓驰来两匹马,走前的是个少女,穿着一身翠绿色的短衫,披着翠绿色的风篷,更显得肤色如玉,两只眼睛清澈而明媚,一闪一闪的,却又露出太多的娇俏。
那少女望着前面寂静的山峦,回头向身后的人一笑,道:“到了。”
身后的那人剑眉星目,雪白的长衫随着秋风飘飘而舞,神态显得极为潇洒而英挺,呆呆地望前面那少女的回眸一笑,眼光中充满了柔情蜜意,低低说道:“慧妹,你真美。”
前面那少女嘤咛一声,娇声道:“我不来了,你最坏了。”放马向前跑去。
那少年放声而笑,笑声清越而洪亮,在这静寂的秋山中,散布出老远。
这沉于幸福之中的一对男女,自然就是白非和石慧了。
山脚有些结庐而居的樵子山夫,白非将马寄存了,施然上山行来,秋风萧索,他们却丝毫也没有觉到有什么寒意,年轻的男女当他们互相爱着的时候,他们是永远不会觉得寒冷的。
石慧轻轻倚在白非身侧,悄语道:“以后我们也要找个这样的深山,造几间小小的房子,春天,我们可以看花开,听鸟语,夏天的晚上,我们可以躺在草地上数天上的星星。”她幸福地一笑,又道:“秋天我们可以沿着铺满落叶的山径散步——”
白非幸福地一笑,接口道:“冬天,我们可以关起窗子,躲在家里吃火锅。”
石慧扑哧一笑,撒娇道:“你就会吃。”
白非如醉如痴,伸手捉住了她的手,两个人几乎都忘了他们此来是为着什么的。
沿着山道蜿蜒而上,两人一行到半山,石慧问道:“那个白云下院在哪里?”轻轻一皱眉,又道:“他们也不派个人来接我们,这么大的崆峒山,叫我们到哪里去找白云下院去?”
白非也奇怪,暗忖道:“这浮云子既寄柬叫我们上山,也该叫个人来接引呀!”游目四顾,群山寂寂连半个人影都没有,秋风吹处,给这个道家名山平添了几许萧索之意。
蓦然,随着秋风送来几声钟鸣,白非朝那边一指,道:“我们过去看看,也许那边就是白云下院。”他哼了一声,又道:“这崆峒派武功虽不高,架子却不小,叫了人来,就这样待客吗?”
道侧的树林里,突然人影一晃,白非眼角动处,已自瞥见,方想喝问,哪知那人影却掠了出来,单掌打着问讯,道:“贫道接待来迟,倒教两位施主久候,尚祈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