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回惩凶顽帮主一怒开香坛(第3/4页)

欧阳尚毅肃然退去。

这时忽听得朱门旁“当当当”三声玉磬响起,这种玉磬声韵悠长,跟着从神幔后的两旁便门中走进十六名青衣童子,年纪最大的不过十五六岁,目不斜视的从旁走到神幔前。

由两名青衣童子徐徐把幔帐向两旁分开,只见里面高大的神案上供着一堂古铜的伍祀,全是三尺多高。

两只粗如儿臂的巨蜡,及吊悬在神案上的万年神灯,互吐着火光,炉中先前烧剩的残香尚在青烟缕缕的冒着。

迎面伍祀后罗列着三层供品,后面是祖师的神位,只是那神位却仍用一副较小的黄绫子神幔遮住,依然看不出凤尾帮祖师是何人。

在神案前有木制短梯,形如石阶,用作司香司烛接脚之用,当中铺着一个红缎绣金龙的拜垫。

神案左右近神位两旁单有两个金漆的木架,左边的上面用黄袱子蒙着不足二尺的一件东西。

右边却是一支四尺长的竹杖,竹子已经成了深红色,不知经过若干年月,上面也有一个黄袱子,只蒙着顶端。

神案前一切全是净无纤尘,唯独这两边金漆木架,似经年累月,久未移动。

再靠祖师的神位前,供晶后也有两个特别扎眼的物事:一架玲珑小巧的木托子,上面插着一支比较三堂旗令还略小些的黄旗,隐约的上面有朱书的字迹,这支旗子也有了年代,非常陈旧。

还有一块竹简,—正面也有字迹,竹简也是色作殷红,和那支令旗全看出是多年之物。

这时由一名青衣小童从那神案前短梯上去,把蜡蕊剪了剪,另一名取来一束粤东的旃檀香,这束香有二尺多高,每束有茶杯粗,香上下全用红丝束着。

在神坛左右丈余外架着钟鼓,两名青衣童子司钟司鼓。

这么偌大的一座天凤堂,虽有百余人,鸦雀无声,一片庄严肃穆之气。

在这静悄悄的气氛中,钟鸣鼓响,左边的钟连响了九声,右边的鼓也连敲过三通,这时由那司香的童子把那束旃檀香燃起,容到香火着起来,才送到了龙头帮主手中。

天南逸叟武维扬把这束旃檀香接过来,在手中捻了捻,立刻烟火熊熊,香气全布散开,令人如入庄严的道场。

武维扬举着香也从这神案前短梯上去,把这束香往炉中一插。

两边的钟鸣鼓响,武维扬退到红缎垫上,肃然朝祖师的神位行参拜大礼,叩拜完,往旁一闪身。

天凤堂香主欧阳尚毅、青鸾堂香主天罡手闵智、金雕堂香主八步凌波胡玉笙一字横排,欧阳香主在当中,闵香主和胡香主一左一右,恭恭敬敬的朝上参拜。

两旁司钟司鼓的按着仪注鸣钟击鼓,三堂香主叩拜毕,掌福寿堂双掌翻天崔丰,领导着一班退隐的香主,也行礼朝参祖师,继而一班香主行礼。

鹰爪王向侠尼慈云庵主低低说道:“江湖帮会,最重的是香坛参礼。我们派别不同,门户亦异,可是这种地方若不稍示敬意,易犯众怒。我们这种地方不要被他抓住把柄,庵主以为怎样?”

慈云庵主虽是佛门弟子,这种地方倒也明白,知道这时稍有失礼,对方认为极大的侮辱,绝不肯甘休。

遂向鹰爪王点点头,低声说了个“好”字。

燕赵双侠因为方才武维扬恶话善说,明示定要以武力解决两下的事;此时他分明是当着我们的面前故意弄这种排场,显示他凤尾帮的尊严,及帮主的权力,他才这么拼命的把他这点家私骨露出来。

和他派别不同,他的祖师与我们无关,我们既没侮谤他,也犯不上献这种殷勤。

双侠已怀着这种不忿,因此对鹰爪王的办法当然不以为然。

鹰爪王回头看了看燕赵双侠,口角含着冷笑,已显示十分不快。

鹰爪王索性不再招呼别人,恐怕招出他冷言冷语来,连自己全不易应付,遂和慈云庵主乘福寿堂一班香主礼毕的当儿,缓缓向神案走来。

武维扬一见两位掌门人走过来,赶紧迎上前来问道:“王老师和庵主敢是有所指教么?”

鹰爪王道:“辱承武帮主不弃,许我瞻仰盛典。我们虽与贵帮异派殊途,当虔伸敬意,观礼朝参才是。”

天南逸叟武维扬听了,忙抱拳致谢道:“老师傅们不要多礼,那可不敢当,老师傅们肯这么垂青已令武某感激不尽。老师傅们语重千金,有这么句话就是了,我这里多谢了。”

慈云庵主也略略申述敬意,武帮主只是挡着,不肯叫鹰爪王等过去行礼。

最后,只得远望着神坛,虔诚一拜。

慈云庵主道:“武帮主不要为我等担误正事,我们还是暂时告退吧!”

天南逸叟武维扬拱手道:“恕我不陪。”

两下里各自退回原位。

天南逸叟武维扬往神坛前一站,先前面色本是从肃中还带着蔼然之态,此时却把面色一沉,向内三堂香主看了一眼,遂向欧阳尚毅道:“欧阳香主请用旗令召集三堂的刑堂、执堂、礼堂,立刻齐集护坛,并要他们带三堂的家法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