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九章 把握时机(第6/8页)

“保护元帅!”王凤的亲卫大惊,高喊道。

“王凤在此,杀王凤者赏银五千……”官兵的声音极为高昂。

王凤挥剑斩落一支射向他的劲箭,却震得手心发热,不由得心下骇然,这箭的力道之强,胜过普通弩箭数倍,不仅速度快,而且穿透力超强,他身边有几名亲卫中箭,竟被利箭的冲击力带下马背。

“王凤,今天就是你的死期!”“元帅,快走!”那群亲卫也感觉到来自这些弩箭的强大威胁,那种可怕的杀伤力是他们前所未见的,武功再好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也难以承受。

王凤也知大事不妙,他发现那些冲在最前面的执盾官兵身后的弓弩手,每人手中都握着一支奇怪的弩机,弩机可一次上箭十支,一发五支,五支同发后,再接着射另五支,在射后五支时,可以迅速补充那已射出的五支劲箭,弩机之上始终保持五支联发状态,之间的间隙绝不超过两息的时间。

这数十张弩机并排而行,在弩箭手身后,还有弓箭手,这些人配合极为默契,在这长街之上,这样的几百人组合几乎是无坚不摧的,那弩箭挡无可挡,难怪义军会摧枯拉朽地败退,就因为这些奇怪却又极度可怕的弩机。

王凤也不能不退,他虽武功超绝,但在这数百支足以裂盾穿石的怒矢之下,却显得有些薄弱,而他身边的亲卫也一个个倒在怒矢之下,给军心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杀呀……”喊杀声自另外一条街向这边传来,到处都是义军绝望的惨叫和惊呼,此刻败势已以最快的速度呈现在所有人的面前,虽然小长安集聚结了一万多名义军,但是在这种突然的突袭之下,人多的优势根本就不存在,这黑暗中偷袭,使得义军的防御都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王凤几乎有种想哭的冲动,他居然对这突然潜至的官兵毫无所觉,而且他的防御对这些官兵竟如此不堪一击。这一切只能怪他,怪他太过大意,太过粗心,但现在败势已呈,他还能说些什么呢?惟有迅速赶去与刘寅会合,告之这里的一切。败退的同时,他终于认出了一个人,那是严尤手下的得力战将蒋文龙,这一刻,他才知道,自己太小看严尤了,而眼下的这一切,是他为之付出的代价。

△△△△△△△△△

“将军,城头之上似乎有些异动!”一名喽兵向巡营的廖湛禀报道。

[注:廖湛是与陈牧一起起事的平林军的几名主要将领之一,也是后来刘玄政权的重要军事人物。]廖湛到宛城之下抬头仰望,见城头之上灯火依旧,却似乎有众多的人影晃动,不由得向身旁的众将吩咐道:“小心戒备,防止城中官兵闯营!”刘玄此刻早已安歇,营中之事皆由廖湛一手处理。在平林军中,廖湛的地位仅次于刘玄和陈牧。

“哎——城下的可是刘玄小儿?”蓦地城头之上传来一阵呼声。

廖湛一怔,抬头向城头上望去,却见城头上火光之中出现了一队官兵,其中一人开口喊道。

“不要答话!”廖湛向手下众人吩咐道。

“你们听着,老子待会便会开城门闯营,你们先给老子准备些酒席吧!”城头上立刻又有人高喊道。

“他们果然要闯营!”一名偏将道。

“哼,小儿之戏,虚张声势,不要理他,他们弄不出什么大乱子!”廖湛不屑地笑道。

“是啊,如果他们要闯营又怎会告诉我们呢?这分明只是虚张声势!”一名偏将拍马屁道。

城下的众义军也弄不清城头之上的官兵究竟有什么目的,这样大呼小叫又有什么好处,对方无论是要闯营或是不闯营,都没有必要这样大张旗鼓地叫啊,这至少会让他们有所防范,那闯营岂会成功?事实上,防备闯营也不必动用太多的人力,只要提高注意力便可以了。是以,这些官兵让他们提高警惕,纯粹是自讨苦吃。

“他们只是想惊扰元帅的休息,不必听他们的,这些事没必要向元帅相报!”廖湛淡然道。他似乎一眼就看破了城上众官兵的诡计,同时更明白刘玄的性格和作风。

此刻刘玄定是在熟睡之中,刘玄熟睡最烦人去打扰,而这城头上的官兵这么一喊,若不是因为他在,那些喽兵定会有人去向刘玄禀报。而向刘玄禀报的话,就会惹得刘玄心中不快,若多来这么几次,只怕刘玄会心浮气躁,不过,廖湛不觉得对方这一招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因为他料定城头上的官兵不敢出战。

“城头之上的叫骂不要理他,轮班看守,有大的异动再来告诉我,注意城头上的动静!”廖湛吩咐道。

“是,将军!”廖湛正调转马头之际,蓦地见到行营北侧竟升起一丝火光,不由一怔,指向行营北侧问道:“那地方所储何物?”“不好,那里是马棚!”一名偏将立刻意识到什么,失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