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第2/7页)

他的衙门是不公开的,用各种身份作为掩饰,他的部属也没有固定的官衔,然而在必要时,一亮身份,见官大一级,就是各地的督抚重镇,对他们也要客客气气。

因为他们能捏住地方大员的小辫子,一本御状告进宫里,那怕贵为总督,也照样革职查办。

事实上也的确有一名总督,两位巡抚被郭子奇扳倒下来,亲自带来了密旨,摘下了顶戴,解送入京受审。

当然,本身行得正的官儿不会怕他。

但是,好官儿也不跟郭大人起冲突,郭子奇对守身方正的地方官特别尊敬,那怕对方出了天大的纰漏,也都会设法协助摆平,不使他们受到冤屈或埋没。

郭子奇告的状固然厉害,但是对人的推荐也同样能为当朝所重,因为他持论公正,消息正确,不偏不枉。

郭子奇的差使自然很不好干,没有两把刷子固然难以胜任,有了本事没有良好的关系也极难事事顺利。

郭子奇干了十多年,却越干越出色,得力于他的人缘佳,对江湖朋友尤其肯卖交情,而且大部份都是受过他好处的。

所以他的独子郭英衔父命登门求教时,谁也不好意思藏私,留下绝活儿不教。

郭英却也着实能干,从小跟着父亲学办案,十八岁已经能独立办一些大案子了。

历练了七八年后,他在名义上虽是父亲的副手,在一般人的看法中,却已强过了他的父亲。

没有人会说郭英有个好老子,却常有人羡慕郭大人有个好儿子,这句话传到郭子奇的耳中,他也只有笑笑。

因为他自己也没法子否认这一点。

郭英的外号都比郭子奇神气,老子只不过是铁翅雕而已,儿子却已被人称为铁翅神鹰。

※  ※ ※

鹫的生活范围在草原大漠上,鹰的踪迹却遍及天下,每处行在。

郭英虽然生活在京师,但往往为了查一件大案子,追缉一伙大罪犯,足迹遍及天下。

他来到了大漠下,碰到了石鹫。

他不是为了缉捕石鹫来的,石鹫虽是强盗,犯的案子却太小了,还不值得郭英出来侦办,更何况石鹫出手俐落,没有案底,也没人了解底细,大多数的案子,失主都自认晦气根本没往官里报。

因为他只是一个人,劫掠的对象都是大户,出手也不会太狠,不至于叫人倾家荡产,那些人也丢得起。

只不过,石鹫比郭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没有特殊的原因,很难把他们拉在一起,交成朋友。

这特殊的原因就是大漠之王--伊加拉汗。

伊加拉汗被称为大漠之王倒是名不虚传,虽然不是正式的封号,却也没人能否认。

他是维吾尔的王公。

维吾尔人是草原的主人,跟哥萨克人一样是以游牧牛羊马匹为生的,他们信奉伊斯兰教,头上缠着长长的布巾,所以又称为缠回。

他们是以部落为主的群居民族,部落的酋长就是王公,名义上受着朝廷的节制,但实际上都是独立而自主的,各有他们自己的法律与生活方式。

不纳粮,不完税,官府也不管他们。

伊加拉汗是回族部落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首长,他的财富也最多,他已不再过游牧的生活了。

他带了一批战士与姬妾,经常巡行各地,名义上是视察保护他的子民,但实际上却没人清楚他在干什么……

他好武,据说是回疆的第一高手,但没人知道他究竟是高到什么程度,因为没人跟他交过手。

他也经常举行召开竞技大会,邀请大漠上的好手参加,不限种族、不论阶级贫富,订下很高的奖赏。有时竟可高达黄金万两。

所以,这虽是回疆的较技,却也颇不乏中原的好手参加。

只不过说来令人很泄气,奖金虽然高,却极少叫外人夺去过,差不多全是伊加拉汗的手下夺了标。

伊加拉大汗的手下并不限于回人,汉、蒙、回、藏、天竺、波斯,那一种人都有。

他用人只是看重才干。

伊加拉大汗的门客也不一定都是武功高手。

医卜、星相、机关削器、土木工艺、熔金冶锻,凡是具有一技之长的都会被延为嘉客,享受着王侯般的奢侈待遇。

只不过伊加拉汗所用的人,不但是最好的,而且还是与众不同的。

只有一种人在伊加拉汗那儿吃不开的,那就是谋士,伊加拉汗不用谋士。

因为他有个绝顶聪明的女儿,有四个精于计谋策划的妃子,这五个人是他的智囊团,已经足够应付所有的问题与困难了。

伊加拉汗曾经自豪地说,他这五个智囊,每一个人都能抵得上一个诸葛亮。

三国时刘先主得一卧龙就能与魏吴三分天下,他有五个孔明,无怪乎能把他的王国治理得固若金汤,进霸中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