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镇国铁卫 第七章 浊浊尘世(第5/14页)

那婴儿听了阿秀,登时又哈嗤哈嗤几声,满脸鼻涕,算是回应了。卢云满脑子术数嘉言、天文地理,却比不上一个喷嚏,只得苦笑道:“也罢,阿秀便阿秀,只是不免秀气了点。”胡媚儿笑道:“你知道那个杨肃观的乳名是什么?叫做观观哪,那才更是秀气。”

卢云回想京城往事,不觉叹了口气,颔首道:“我再赠给这孩子一个字儿,便是神。他处境堪虞,却始终化险为夷,有如神助。咱们以后便唤他神秀。”胡媚儿喜道:“神秀,柳神秀,这名儿不坏。”说着对那婴儿笑道:“神秀,胡阿姨唤你了。”

那婴儿一脸茫然,看了胡媚儿一眼,小嘴啊了啊,打了个哈欠,自管入睡了。胡媚儿笑道:“这孩子好生疲懒,柳大都督小时候是这个模样么?”她笑了笑,跳下车来,竟是一脸喜悦,向卢云道:“卢夫子,卢先生,您剑法练好了么?”

卢云听她以“卢夫子”三字相称,忽地精神一振,当年孩提志向,便是拿着教鞭毒打坏孩子。想着想,忽然神色俨然起来,拿起长剑,当作教鞭挥了挥,道:“昆仑剑法博大精深,不过习成区区剑豹,岂能自称尽练?”

胡媚儿与卓凌昭相熟,当年众人合力暗算剑神,她更有一份功劳,当下嗯了一声,道:“卓凌昭名列四大宗师,武功确实不只如此。”

卢云点燃了火折,朝经书最后几页照去,道:“要想习得卓凌昭的武学精华,须得破解这篇经文。”

胡媚儿凑头看去,只见经书最后一页写满了文字,低声读去,念道:“恨怨悲苦憎怒嗔、仁爱慈孝耻义廉……”

这文字读来极为生涩拗口,胡媚儿念了两遍方才通顺。她喘了几口气,接力再读:“是故恨人所以得仁,无爱者必不怨,不慈者必无悲,孝而有苦,憎后耻来,义自怒生,廉人心嗔。夹天地七大苦,破人情七大碍,遂舍善恶之心,得称剑神。”

胡媚儿一脸迷惑,慌忙去摇卢云的臂膀,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啊?好像是一篇文章呢。”卢云叹道:“这是篇劝世文,它要人们舍去善恶之分,忘记七大悲苦,才能成为剑神。”胡媚儿茫然道:“练剑不就是拿着宝剑挥来砍去吗?怎地有这许多讲究?”

卢云翻开下一页,叹道:“你自己看吧。”胡媚儿低头去望,更是悚然一惊,只见下一页绘着个人偶,那人形挺胸凸腹,丹田却散出七道笔直光芒,那光气不按经脉运行,只如太阳散射,直朝全身发去。胡媚儿见一旁另有些文字,想要去读,却觉文字之拗口难解,还在那篇文章之上,不由瞠目结舌,慌道:“这又是什么东西?”

卢云低声道:“还记得卓凌昭的绝招么?”胡媚儿回想华山一场大战,不由又惊又喜,道:“你是说剑芒?”

卢云翻开经书,指着上头的心法,道:“这剑芒便是剑士以内力逼出的无形兵刃,芒光一出,灿烂夺目,卓凌昭喜欢在剑上擦抹磷粉,用意更在炫耀功力。只是剑芒不只要把内力灌注兵刃,更要凝为有形有质的气劲,却不知是怎么办到的。”

胡媚儿看那心法密密麻麻,想来便是练成那无上剑气的关键所在,忍不住笑道:“你不是很聪明么?多瞧几遍不就得了。”卢云摇头道:“我这几日按图索骥,潜心习练,却没有分毫进境,也不知是什么缘故。”

胡媚儿笑道:“卓凌昭是坏人,你却是好人。搞不好你也要变得卓凌昭一般坏,那才练得成剑芒呢。”卢云苦笑道:“这事可有些难处了。恐怕再投两次胎也难。”卢云虽是聪明妙悟,反覆看了几次经文,却也参详不透。一旁胡媚儿帮着乱出主意,却也无甚帮助。

入汉中,越四川,大车翻山过岭,在无数惊奇之中,终于来到了最后一站,贵州。

此时已在十一月上旬,入得贵州之后,卢云靠着胡媚儿引路,直朝遵义行去。胡媚儿少小离家,如今虽非衣锦还乡,但腰缠千两银票,却也不算太过寒酸,想念家里的人事,竟似近乡情怯。卢云见她神情如此,这几日都是缓缓驱车,并不催促赶路。

这日傍晚依着指点,来到一处山谷,时在冬日,气候本该十分寒冷,那谷旁却隐隐有股暖气,地下也不见什么霜雪,想来必有地热硫磺。

眼见四下鸟语啾啾,树稍盈绿,两人松弛下来,便停车歇息。卢云听得流水淙淙,沿着水声走去,穿过了丛丛花木,忽听胡媚儿叫道:“留神!别再望前走了。”卢云悚然一惊,低头看去,脚下赫然是道万仞深渊,与对岸相距约莫百丈,看那深渊之中水流湍急,浪涛起伏,那疾行深水切割了大地,一路澎湃而去,却不知尽头究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