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卷 第二章 力士心声(第2/3页)

龙鹰吁一口气道:「他察觉到自身的危险。」

高力士道:「他该视范爷为另一个武三思。」

龙鹰立告头皮发麻。

皇帝确不易为,想当年女帝,想找个可将内心的爱,贯注其身的人何等困难,连女儿太平亦是女帝猜疑的人。李显的情况略有不同,是没法找到可全心全意信赖的,至少在宫内找不到,只好寄托在他这个外人身上。

太少不在宫,倍添李显不安全的感觉。

高力士分析道:「皇上是罕有怯懦荏弱的人,亟需一个坚强、可为他作主者的支撑他,最初是圣神皇帝,接着是韦后,回朝后是武三思。没有武三思,圣神皇帝尽管病重,皇上绝不敢造反。现在武三思已去,皇上又发觉娘娘和宗楚客对他存心不良,范爷遂成皇上最需要依赖的强人,如我们能好好利用,进可以为临淄王造势,退亦可稳守目前的地盘。只有依仗皇上,我们才能营造出与韦宗集团分庭抗礼的强势。范爷明鉴。」

龙鹰的头皮二度发麻,终明白高力士等着他说话的缘由。

高力士确是另一个胖公公,一切从实际和功利出发,不问六亲,只求成功。他一字不提李显的生死,仅着眼于如何利用李显性格上的弱点,向李隆基提供最大的效益。感觉有点像让李隆基踏着李显的尸身,登上皇座。

这种狠辣,是龙鹰永远学不来的。

故此,今趟入大明宫见李显,绝不像表面般的简单,而是关系到「长远之计」未来的成与败。

龙鹰不但须加强李显的斗志,还要骗他如今唯一之计,就是要诛奸斥佞。要李显杀恶后,是强其所难,可是,若告诉李显,杀武三思者,田上渊是也,肯定李显信而不疑,且清楚一天不杀老宗、老田,自己皇座不稳。

干掉宗楚客,韦后再无可依仗之人,将难以作恶,作恶亦弄不出什么花样来。

只要李显下决心,通过「范轻舟」对付宗楚客和田上渊,龙鹰便可籍之营造出可抗衡韦宗集团的形势。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乃在现今的形势下唯一的至理,其他全不在考虑之列。

肃清北帮在关外的势力只是第一步,走不出此步,其他休提。

然而,尚未足够,因老宗、老田在关中仍占压倒性的优势,黄河帮能否重返关中,尚未未知之数,总不能坐着来等。

故而高力士之策,就是在眼前错综复杂的形势里,于李显的支持下,自重围里杀出一条血路。

高力士沉声道:「范爷明察,政权落入韦、宗之手的一天,就是河间王和宇文大统领遭革职之时,朔爷则被投闲置散,接着第二次兵变来了,相王肯定没命,长公主则比较难说。」

龙鹰道:「怎才算给他们掌握皇权?」

高力士道:「就是将李重茂迎回京师,捧这个傀儡登上帝座,通过他颁发连串的新政。这个过渡期不会太长,因韦宗集团早有准备,应少于一个月。」

龙鹰道:「这么说,皇上驾崩后,我们至少有约二十天的时间。」

高力士分析道:「这二十天绝非动手的好时间,因韦、宗尚未露出狐狸尾巴,到河间王、宇文大统领和所有忠贞之士纷被革职,代之以宗楚客的亲信和韦氏族人,那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才是最好的时机。」

龙鹰同意道:「有道理。」

又问道:「临淄王和相王现时关系如何?」

高力士道:「临淄王用范爷教他那『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的妙著,成功说服相王,让临淄王担当为安乐筹款之职。」

又叹道:「简简单单一件事,花了相王三天时间才下决定,有些时间还闹得很僵,直至长公主表明不反对,事情方有转机。」

龙鹰道:「是杨清仁在背后发功,此时确不宜与娘娘有无谓的冲突。」

高力士道:「可是!相王与临淄王的关系,不是变好,而是变得更差,直至临淄王当上廷事丞,他们绷紧的关系始缓和下来。」

龙鹰动容道:「因临淄王在台勒虚云眼里,变得有用了。」

马车驶入宫城。

龙鹰的目光投往窗外的宫城景色,心内叹息,又再置身于皇宫这虎狼之地,如陷身泥淖,没有人可干干净净的离开,包括他龙鹰在内。

假如仍在飞马牧场,有多好。

心神不由长出翅膀,飞回商月令的身边,脑海泛起她婉转承欢的娇姿美态,实想不到世上还有什么比男欢女爱更刻骨铭心的事,难怪有「只羡鸳鸯不羡仙」之语。

高力士的声音进入他耳鼓,粉碎了他深深的思忆,拉回冷酷不仁的现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