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七章 大破狼军(第2/3页)

横闩来到手中。

十多枝劲箭、六、七枝长矛,瞄准他射来投至。

从唯一空档逸出来的数十敌骑,由西方杀至,仇人见面,份外眼红,立即和龙鹰隔远「打招呼」。

头顶墙头上的敌人,正忙于应付攻寨的唐兵,又以为寨内的己方人马,力足以收拾龙鹰有余,到发觉情况出人意表,已失去地近的优势,未能及时阻止门闩被劫之祸。

龙鹰在威胁骤减里,灵觉天机全面回复。

敌我形势瞭于胸臆。

他一直盼而未得的慌乱,终于扩散,恐惧笼罩全寨。

大唐军大举来攻、龙鹰的纵火捣乱,狼军上下一直沉着气应付,然而值此生死一发的时刻,竟被龙鹰成功夺门,又凭一人之力,弄得狼军人仰马翻,有力难施,内忧外患交相煎熬下,强如狼军也要吃不消,狼狈不堪,一时难以重整阵脚,即使重整,再无复先前成阵成势、门破迎敌的气魄。

龙鹰在矢矛临身前,将横闩高举过头,朝后翻去,两脚直撑。

「砰」的一声,脚板同时命中左和右两扇门。

就借撑门之力,朝后平仰。

射至的矢和矛,不是从上下方掠过,就是给横闩挡个正着。

两扇各重三、四百斤的门扇,如没重量的纸张般朝外洞开。

声音在没有阻隔下,如潮暴般涌进来,大添龙鹰打开寨门、迎接己军的威势。

龙鹰落回地上,面对着的是漫野的火炬光,三个先锋部队打头阵,成功越过两道壕堑,以两排挡箭车在前,于二十多步外朝寨门推进,齐声欢喊。

寨门打开得正是时候,完成龙鹰「无缝接合」的壮举。

龙鹰将横闩抛高,转身,两手疾伸,拔出横闩转半匝后插于其上、面对他的两枝长矛,接着侧身撑脚,命中横闩。

横闩应脚而去,硬撞往从左面冲来的敌骑。

接着移前两步,一个倒翻,翻往后方墙头上去。

郭元振不愧当代中土的兵法大家、富经验的主帅。

自定下三面夹攻敌人立足未稳的大寨的计划后,他虽然不晓得龙鹰凭甚么可营造出有利的形势,但依过往破契丹孙万荣的经历,深信龙鹰有鬼神莫测之机,鸡鹿塞和无定堡边防军又实力强大、准备充足,遂抛开I切疑虑,来个「死马当活马医」。

当见到大寨的主力部队被鹰旅牵制在统万,心领神会,将攻寨的战车器械,于入黑后移往寨外平野。

万事俱备,只欠龙鹰知会的烟花讯号。

当龙鹰发出第一个讯号烟花,郭元振大喜,立令全军推进,此时即使收不到第二个讯号,亦毫不犹豫的攻寨,因已成一往无回之势。大军气势如虹,不得不发。

唐师兵分三路。

一路沿无定河南岸,攻袭规模和实力远及不上北岸大寨的南寨;另一路朝海流兔河源头进军,为骑兵部队,行动敏捷快速,利于截击伏袭,对付的是匆匆回师援救、从统万赶回来敌人的疲军。

攻打大寨的部队由郭元振亲自指挥,且在前线压阵,好配合龙鹰,惟他清楚发生何事。

当龙鹰成功大开东寨门迎接,郭元振不慌不忙,首先知会箭手,开门者为自己人,然后将挡箭车在寨外分两重排阵,箭手隐于其后,朝敌寨的寨墙和箭楼施射,压制狼军。

本用来攻门的二十辆撞车直闯寨门,掩护随车攻寨、人数达五千之众的重甲军,人人戴头盔,着厚甲,持长兵,以应付狼军精骑旋风般的冲击,缓制快、静克动。

狼军从来非是善守之师,换过在正常情况,如唐军出塞反击,是正中其下怀,立即出寨迎战。

在平野战里,唐军没一次不吃亏。如今次般攻入对方营地,绝无仅有。

此时寨内狼军仍乱成一圑,在攻寨军冲击下更是溃不成军,毫无还击之力。

龙鹰再无顾忌,放手大干,在墙头连杀十多人后,其中包括三个追击他的高手,改而攻打箭楼。

己方的人已在墙头取得立足点,源源不绝的登上墙头廓清敌人。

兵力悬殊下,两刻钟的光景,大寨狼军全面溃败,幸存者打开西寨门,朝无定堡己寨逃去。

郭元振留下五千人处理敌寨,与龙鹰往海流兔河北上迎敌,一式骑兵,兵力达八千之众,沿海流兔河西岸行军。

夹河推进的狼军,此时越过海流兔河中游。莫贺达干见无定河大寨失守,东有逼至之军,前路被截,如一旦开战,狼军肯定被断为东、西两边,陷入苦战之局。

敌方挟大破己寨之威,气势如虹,狼军却是人疲马乏,岂敢迎战,忙教沿东岸的人马,渡河与西岸部队会合,往西撤退。

龙鹰早猜到莫贺达干既无心又无力,与郭元振的八千骑兵穷追不舍,于天明前半个时辰追上敌人的护后部队。

突厥人一向以箭射称着,可是「一山还有一山高」,龙鹰凭稳坐「天下第一神射手」的惊世箭技,于对方射程不及的距离,先射杀对方近三十名箭手,使其再无力护后,四散奔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