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四章 无主之地(第2/3页)

折北,抵阴山后,改向东行,然后南下,形成黄河最大的湾流,至潼关再往东走,最终出海,是为第三阶梯。」

荒原舞道:「狼军渡阴山,过大河,还要再走数百里路,方能到达朔方的长城关隘,然因地形的复杂,要狙击他们并不容易。」

权石左田问道:「阴山以南,长城以北的大片土地,究竟由何人话事?」

郭元振苦笑道:「说起来像I匹布般长,仁愿可就此解释几句?」

张仁愿道:「在我国太宗皇帝前,这片黄河中游的辽阔地域,被突厥人占领。到敝国贞观四年,太宗皇帝派李靖率三千骁骑夜袭定襄,突厥大汗颉利仓皇逃走,最后颉利为我朝另一大将

李世绩所擒,河套重归我朝。」

接着,叹一口气道:「然而,好景不常,默啜崛起大漠,国力大增,兵员之盛,比当年颉利尤有过之,年年寇边入侵,大肆掳人掠货,手段残暴至极。先后攻打靖难军、平狄军、清夷军

、撝州、檀州、越州、定州、监州、夏州、代州、忻州等地。

单是灵州之役,我方阵亡兵士达六千之众,给狼军掠走陇右牧马万余匹。」

宇文朔冷哼一声,却没说话。

郭元振感慨的道:「可恨者,乃默啜趁火打劫,于我朝与契丹人开战当儿,强索丰、胜、灵、夏、朔、代六州降户及单于都护之地,并给予谷种、缯帛、农器、铁等大量物资,作为默啜

将女儿嫁入周室的嫁妆,圣神皇帝无奈下答应,默啜讨得大便宜后立即食言,圣神皇帝视此为国耻大辱。」

直至瞧着地图此刻,龙鹰方晓得当时女帝的牺牲有多大,等于将朔方长城区外大片河套之地,拱手让予突厥人。他不是不晓得此事,但因不了解,无法掌握周室的惊人损失。

郭元振续道:「幸好在鹰爷带领下,我们先后斩杀尽忠和孙万荣,大破契丹,又令默啜欲混水摸鱼的狼军折损近三万之众,加上鹰爷和各位壮士,以奇兵远程奔袭默啜,翦除其爪牙,

重创狼军,令默啜声望剧跌,无力保着阴山以南之地,对此默啜肯定耿耿于怀,故而我作出猜估,一俟收拾突骑施后,突厥人势全力南犯,夺回这大片他们一直视之为领土的广阔地域。」

张仁愿接下去道:「我们非是不想将这片土地重控在手,却是力有不逮,因尚未从硖石谷之战恢复元气,只好退守长城之内。现时阴山之南、长城之北,位于河套内的区域已成没人可主

宰的凶地,塞内外各路豪强,为争夺利益闹至永无宁日。而由于地理环境复杂,每次突厥人南下,我们总要到他们兵临长城下方猛然惊觉。即使失利的是突厥狼军,他们要退便退,我们无从

追赶,令他们一直立于不败之地,掌握着绝对的主动。」

符太有点不耐烦的道:「地理环境究竟如何复杂?剩看这卷地图,没法看出来。」

张仁愿道:「我可以说的,是我朝太宗皇帝时的情况,那时我们仍掌有绝对的管治权。」

符太一怔道:「不过数十年前的事,和现在有何不同?」

宇文朔代答道:「沙土变化,河流改道,我们的战场,是天下间最变幻莫测的战场,只能临境应变。」

博真大乐道:「这么说,就是压根儿没有识途老马这回事,因今天走过的地方,明天再非这样子。哈!在这样的情况下,对谁最有利?」

众人目光,全落在龙鹰身上。

龙鹰悠然自得的赞道:「老博你真懂事,说得对,这片土地,正是上天赐给龙某最可发挥的福地,以少胜众,以精锐破平庸,莫能优于如此变幻莫测的奇异地域。可是,毕竟还有些基本

的东西须弄清楚,因从大处看,沙漠仍是沙漠,土原仍是土原,变的只是细节。」

郭元振叹道:「我最爱瞧鹰爷以这个神情语调说话,卖卖关子,因晓得他已是智珠在握,胸有成竹。」

张仁愿道:「由大河折北、东行、南下所界划出来的河套区域,由平原、高土原、沙漠、山脉、河湖交错组成。」

稍顿,续道:「大河从高原一泻而下,至河曲,也就是我们称之为黄土高原的区域,受其所阻,沿高原西北而行,东行至河口镇,再受吕梁山之阻,转向南行切穿了黄土高原,这一段也

是支流最多的地区,大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此河段,从此水流变得混浊,形势险要,人称晋陕峡谷,先有壶口瀑布,继有龙门峡口,到潼关后方再度折东而去。」

虎义听得血液沸腾,喝道:「精采!大河确是势不可挡。」

郭元振微笑道:「今次我们扩展规模,重新组合的联军劲旅,在鹰爷领导下,也如大河之水,挡者披靡。」

众人齐声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