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四章 重要对话(第3/3页)

现在,他面对的,正是如何为龙鹰和「范轻舟」的关系「定位」的重要时刻。

从这个方向看,论影响,太平的想法比杨清仁的想法更具关键性。

李显之外,太平已成皇族和整个支持唐室的重臣、世家的当然领袖,太子李重俊亦因她的声援,立稳阵脚。太平集团已然成形,可与韦后的集团分庭抗礼,否则韦氏外戚的任命,不会遇上诸般阻挠,重要的军职,迄今尚未有半个落入韦族手上,至了不起只是韦温的礼部尚书。

未来的宫廷斗争里,太平是不可忽略,能左右大局的人物。与「范轻舟」的关系,由她决定,而非杨清仁。亦因此,杨清仁刚才对他的提示,完全派不上用场。

眼前正是与太平建立初步关系的良机,故在与龙鹰的关系上,轻重得失,他以太平为主。

太平对龙鹰的微妙心态,是杨清仁不可能了解的,她清楚知道,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即使她一心杀龙鹰,龙鹰亦绝不伤害她。所以,若「范轻舟」属龙鹰一方,太平绝无反感,于杨清仁,自是另一回事。

龙鹰经过皇座而不坐上去,释去了唐室子弟对他的最大疑虑,再没有势不两立的理由。太平现在最大的敌人,是韦后,不论她意在保李显,或自己有成为另一个女帝之心,与龙鹰仍没有对立的理由。

太平在这方面的想法关系至大,决定龙鹰将说出来的话。

龙鹰先由池上楼的事说起,道出与龙鹰结缘的经过,并因擒拿成都采花盗建奇功,被黑齿常之委任为对付大江联的人,得女帝允准,从此得军方大力支持。所说及的三个人,均为太平没可能査究者,不虞日后被揭穿。

接而道:「鹰爷在远赴南诏前,在扬州与小民秘密会面,提出要求,希望我能将他远征大漠的兄弟,收容在江舟隆内,免得他们投闲置散,蹉跎岁月,小民一口答应了。」

太平冷冷道:「此事可大可小,为何肯告诉本宫?」

杨清仁保持从容神态,双目却射出恍然之色,却非震骇。

龙鹰道:「关键在乎太医王大人,入宫后,王大人奉圣神皇帝之命,与鹰爷紧密合作,鹰爷出征契丹,王大人便出使奚国,说动奚人襄助我们。到鹰爷远程奔袭突厥人,王大人二度出使,今次是去说服回纥之主独解支。故此,王大人至少等于鹰爷的半个兄弟,符太亦因此到洛阳投入他门下习医。」

这番话最精采的地方,是太平已凭她的「独家手段」,验证出丑神医非为龙鹰,便如杨清仁等证明了「范轻舟」不是龙鹰。故龙鹰可没有顾忌,畅所欲言。

太平淡然自若的道:「符太真的只为学王太医的医术吗?」

龙鹰坦然道:「肯定不是。然而即管是王太医,仍弄不清楚符太的意图,只是旁敲侧击下隐约猜到一点儿,符太到洛阳盘桓,为的是寻找一个人,找不着,又没法继续逗留,遂随鹰爷一起离开。」

接着压下声音,沉声道:「据王太医说,符太要找的人,极可能已现身,此人就是田上渊。」

太平和杨清仁同告动容。

来前,龙鹰没想过今回的会面如此事关重大,可一举廓清太平和杨清仁两方对「范轻舟」的疑惑。

太平目光移往杨清仁,着他说话。

杨清仁不得不问,何况亦想弄清楚他和王庭经的真正关系。道:「范兄说过,之所以向长公主如实禀上,关乎王太医,可否说清楚些?」

龙鹰道:「太医大人告诉我,皇上对圣神皇帝感到内疚,当然更不怪鹰爷,反很感激他。」

符太的《实录》,在今趟对话里,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如非龙鹰深悉个中微妙,势说不出这番可听进太平和杨清仁心坎里的话。

太平容色转缓,声音语调多了少许温柔,道:「范当家勿怪本宫事事穷根究柢,皆因事关重大,不容有失。」

又问道:「鹰爷有否向范当家透露未来的动向?」

最决定性的问题来了,如过得此关,「范轻舟」将可和太平建立起初步的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