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七章 天下雄关(第3/3页)

明罕道:「山海县的生活最适合我们,两边都那么熟悉,又懂汉语,可大做塞内外的生意,能隐瞒我族的身份便成。」

龙鹰听得心中一动,生出一个主意。

晓得北帮与山海关最大的势力山海商社勾结后,龙鹰方发觉在北方,北帮的势力已是无远弗届,可见北帮的真正实力,比他原先估计的强大多了。

有些事,知道和不知道没有分别。像他明知黄河帮首当其冲,接着轮到洛阳帮,偏是无能为力,能守着大江的区域已非常理想。若山海县城如此没有皇法的处所,郭元振也管不到,除非派重兵来驻守,那显非明智。

可是如得与自己关系良好的宽玉及其族人在此落地生根,大家共同的敌人又是台勒虚云,自己等若在北方最偏远的地区,争得坚固的阵地。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宽玉和他的突厥精锐,是不容轻侮的强大力量。

龙鹰道:「估计有多少人回来山海县发展?」

明罕道:「男的约三百人,但均为我方最有本领的,因不甘心为默啜卖命。女的有百多人,是我们的女人。」

听他直呼默啜之名,知再不视其为大汗,怨懑之意,溢于言表。

心忖三百多人,尽为一流高手,肯定可横扫山海县城的大小帮会。

此时等至失去耐性的苗大姐和小圆来了,明罕也架不住她们,惟有让她们押走龙鹰。

日落西山,龙鹰与两女躲到帐内,天塌下来也不管的男欢女爱,极尽欢娱。

光阴苦短。

龙鹰醒过来时,夜深人静,帐外间中传来驴马嘶鸣的声音。

两女驯服的搂着他深进睡乡,睡得不知多么甜,脸上仍带着风雨后的安详和满足。累得龙鹰不敢有任何大动作,怕将她们惊醒过来。

想到她们终得偿所愿,心中宽慰。

于他来说,北疆之行的最大收获,可分四方面言之,合而成他大致上的整体布首先,也是最关键性的,是李隆基成长了,懂得拿主意:,事事主动,为未来打拼,再非以前那患得患失、缺乏自信的小子。明大体,具宽广的视野。尤为重要者,在政治方面,可补龙鹰等人之不足。以前,他们倚靠胖公公,现在可由李隆基顶上。

李隆基再非负累,而是主将尖兵,能突破敌人的内围防线,与杨清仁分庭抗礼。

其次,是想通了应付北帮的布局,将江舟隆武装起来,做好准备,打硬仗。

第三,是找到了方均这个合适人选,团结塞外友好的民族。与默啜的决战无可避免,胜负关乎到中土和塞外友族的荣枯,愈早做准备,愈有把握。

最后,就是宽玉和他的族人的安排。他们和台勒虚云有着倾尽三江四河之水也洗不清的深仇,可是因他们突厥人的身份,一旦出岔子,「范轻舟」会受牵连,若让台勒虚云一方发觉「范轻舟」与宽玉藕断丝连的关系,情况将失控,后果难测。如果宽玉和族人,能以帮会的形式潜伏在山海关,即使被台勒虚云一方发现,「范轻舟」仍可推个一乾二净,而纵然晓得,台勒虚云想收拾宽玉,绝非易事,动辄被宽玉反噬。

诸般头痛问题,至少暂时得到解决。

送走突厥妇孺后,他返幽州去见郭元振和丁伏民,商讨未来的行动。

「轻舟。」

龙鹰坐将起来,传音回去,道:「宽公!我立即出来。」

苗大姐和小圆给惊动了,幸好仍处于半睡状态,想真正弄醒她们并不容易,龙鹰小心翼翼从香阵里脱身,匆匆穿衣,揭帐而出,刚好看到宽玉雄伟的背影,耳鼓响起他的传音道:「随我来!」

龙鹰心情复杂的追在他身后,一前一后,迅速离营。

宽玉奔上附近一座山丘,方停下来,背着他道:「坐!」

龙鹰挑了旁边一块石头坐下。

宽玉仍没有坐下来的意思,背着他轻描淡写的道:「为何肯这样帮我们?」

龙鹰苦笑道:「宽公猜到了!」

宽玉叹道:「在扬州时,我已猜到了。」

龙鹰叹一口气,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