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惊骇
并非伤重而倒地,实在是体力不支。
太多了,实在是太多了。
看着眼前铺天盖地扑过来的傀儡兽,展昭长长的出了口气,手中长剑终于哐当一声落地——他连握剑的力气都没有了。
包拯一脸冷峻,看着展昭疲惫倒地,什么也没说,只是眼中闪过愧疚之色,一步迈出扑倒在展昭身上。
他不会武功,挡不住这些不知疲惫,比真正野兽还要凶狠几倍的傀儡兽。
他能做的很少,唯有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这个一直保护自己的少年遮风挡雨一次,也算不枉二人相识一场,不枉这个少年一腔热血,回护之心。
展昭惊讶的看着扑在自己身上的包拯,嘴角颤了颤,一时连话都说不出来。
包拯黑炭般的脸上一直冷峻,直到这时,才微微露出笑容。
“好兄弟,一直是你保护我,这次换我吧。”
展昭瞬间双眼朦胧。
自儿时习武起,他就常听师傅师兄们说起过江湖轶事,提到次数最多的就是义气二字。
但是,与这两个字几乎不相上下的,却是背叛二字。
义气与背叛,这似乎就是江湖中永恒的话题。
展昭重义气,恨背叛。
从师傅师兄们的话里,他渐渐明白一个道理,江湖如海,海纳百川。
有义气,自然就会有背叛。
有正义,自然也会有邪恶。
他对这样的江湖很失望,甚至是厌恶。
一次偶然机会,让他遇到了包拯。
当时包拯刚刚进京赶考,在路过一个村子时,碰到两个农民因为一垄地的归属在吵架,换成一般文人士子,遇到这种小事儿,绝对会晒然一笑抬腿就走。
可他偏不,明明一个路人,却非要去管闲事,最后给两位农民出了个主意,要么,这一垄地两家对分,一人一半;要么,就是轮流归属,今年你种,明年我种。
按说,换成俩明白人,这点小事儿就这么过去了。就算过不去,也一定会暂时按下,等这位多管闲事走了再争再吵。
可偏偏这两位也是倔种,根本不同意包拯的分法,都一口咬定这是自己的田,凭什么分给对方?
说着说着,俩农民反而矛头对向了包拯,骂他多管闲事,甚至差点上前动手打他,要不是看他一身长衫士子打扮,非得狠揍他一顿不可。
当时展昭正路过,从头到尾看到了这一幕,好笑的同时,也认识了包拯。
他还记得,当时自己问包拯:“这点小事儿,你一个举人,掺合什么啊?”
但包拯的回答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小事吗?我不这么认为。看似一垄田的事情,但你可知,这一垄田每年能产出多少粮食?这两位老兄都三十上下,若不出意外,应该还能活二三十年,这么多年,一垄田能产出多少粮食?若仅是如此还罢,你也听到他们的话了,他们是一个村的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会不会就因为这一垄田,两家闹得老死不相往来?甚至结下仇怨?甚至,若等他们去世后,他们的后人会如何对待这个问题?会不会有冲动之人,怒而动武,甚至闹出人命?”
展昭目瞪口呆,想开口反驳,但包拯说得句句在理,实在令他无话可说。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治水如此,治国如此,治人亦如此!”
从那以后,展昭就跟在包拯身边,既是保护他,也是想要看看,他如何做事,做人。渐渐的,二人通过相互了解,成为了朋友。
包拯很喜欢这个既聪明,又善良的年轻人,时而提点他一些道理。
而展昭对包拯既敬佩,又崇拜,在他眼里,包拯不但多才多义,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位公正,清廉,做事认真,爱民如子的好官。
跟包拯在一起,展昭不但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而且有了新的目标,自己一身武艺,并不一定非要踏入江湖,在包拯身边,也一样可以大有所为。
两人一直以来,都像是上级与下属的关系,即使展昭没有官身。
但经此一事,二人关系已经变了,不是兄弟,胜似兄弟。
这是生死之交!
正在傀儡兽伸出装了利刃的爪想刺向包拯后背之际,一道流星划过般的刀光悠然而至,瞬间斩断了近在咫尺的兽爪。
看着刀下垒在一起的二人,柳随风长松了口气,抬手又是一刀,朝扑来的一个木熊迎头劈下。
与此同时,太岁也随之冲至,一把拉开包拯,狠狠一拳捣向扑来的一只机械兽肚腹。
直到这时,展昭才回过神,仰头看着二人,大喜:“你们来了?”
“废话少说,还能战就赶紧起来。”太岁噌得一声拔出腰刀,朝柳随风身边一个虎兽扑了过去。
或许是休息这么一阵恢复了一些,也可能是被太岁的话激起了斗志,展昭不知哪来的力气,捡起长剑,一子下又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