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气吞万里 第四章 逐鹿 第十九节 缅郡

回到珀斯城中的临时住所,闷闷不乐的无锋轻轻叹了一口气,看来自己还是有些过分乐观了,缅郡的秋季依然如此闷热,虽然比起七八月间好了许多,但通往南方的道路却又是太糟糕了。接受自己密令秘密开通通往苏拉维西公国小道看来不太顺利,卢曼虽然已经动员了不少难民,但限于保密问题和气候环境太过恶劣,要想开通一条满足大部队顺利通过的道路显然有些力不从心,至少短期内还不可能,何况缅境以南的苏拉维西公国境内一样有相当长的距离还是丛林密布,沼泽纵横,在这种地方展开大部队实在太困难了。

第一军团已经开始悄悄进入天南,但纵然有十万大军,如何通过缅郡到苏拉维西公国之间这段丛林密布的热带丘陵地区却成为了让无锋颇为头疼的问题。也许自己应该再,等到十一月到十二月那应该是最理想的时候,虽然道路崎岖难行了一些,但至少中暑和时疫的可能基本可以排除了,可是帕沙人能够坚持到那个时候么?摇了摇头,无锋心中无半丝把握,一旦帕沙人和半岛同盟以及西奥兰王国停战,自己再要挑起战端,只怕这一仗就难了。

苏拉维西公国境内大横断山东麓的高岳人并不太多,虽然先期已经派人去联络了一番,但这些没有经过训练的高岳人在面对以强悍着称的佣兵部队时恐怕难以发挥多大作用,佣兵部队对于这些非正规军的战斗最适合发挥威力,无锋不愿意见到一场单方面的屠杀。看来真的有必要将第三师团化整为零通过大横断山区潜入了,但剩下这几个师团又该怎么办呢?第三师团一个师团战斗力再强也不可能顶得住苏拉维西倾国之力的反击啊。

珀斯城位于缅境北部,百年来一直是整个缅地的中心。整个缅地虽然面积广大,但人口并不多,相当于中原内地一郡之地的广大面积却只有不到六十万人口,其中百分之六十以上聚集在相对发达的缅北,而缅北亦是受唐族文化影响最深的地区,而落后的缅中和缅南却只有仅仅二十万人,大多分布在山林中以打猎和耕作为生,生产力极为低下,其它社会事业更是异常落后,绝大多数人甚至连自己姓名都不能书写。

即使是珀斯城,在无锋接手时也无法相信这就是整个缅地的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除了原来的缅王府以及后来郎永泉统治期间修建的总督府外,坎坷不平的街道,破烂不堪的房屋,低矮破败的城墙,整个珀斯城几乎找不出一栋像样的建筑物。即使是缅地中所谓的富人和贵族居住的房屋也大多是一些毫无特色的平房木屋,或者说就是一些带有地方特色的圆顶竹楼,这在城市中间显得格格不入,让人一看之下,甚至以为是到了山区坝子中的某个山寨一般,根本没有一座城市的基本特征。

而郎永泉在对缅地的统治其间,其统治和管理也大多流于形式,尤其是对于缅中和缅南更多的是采取授权当地土着居民中的土司来管理,而温家就是缅中和缅北实力最大的一个土司家族。在温家率先向李无锋投诚之后,其余几大土司家族也都纷纷紧随其后向无锋输诚效忠。整个缅中和缅北有了温氏一族的支持和协助很快就纳入了地方政府的管理,而缅中的腊波城守也由温氏一族中的一个旁支子弟温健担任。

不过在穆加勒城守的人选问题上,原本无锋也在考虑究竟选择本地人担任还是外调,没想到温拿十分乖觉,一力主张无锋在原来的西北官员中选任,并表示整个缅中缅南的缅族人将会毫无保留的支持新任的地方政府官员,并全力支持地方政府完全收回原本许多由当地土司家族掌握的各种权力。这在当时甚至引起了轰动,许多土司家族对这种行为极为不满,但看到连温氏一族都毫无怨言服从,再加上大批的土司子弟也被选送到西北大学和西北军事学院以及其他一些基础学堂中学习,这场风波仅仅持续了不到一个月便平息了。这也让无锋对温拿的政治智慧颇为欣赏,在穆加勒城守人选问题上最终无锋同意了温拿的意见,任命了原博南府经济发展署署长包德出任穆加勒城守一职。

不过缅地经济在郎氏一族统治期间也有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缅北地区,大量原来一直荒芜的土地得到了开发,尤其是沿着丹东府城到珀斯城公路一线附近,无数个规模不等的锯木场和木材加工工场被建立了起来,而茶园、甘蔗种植园,可可种植园也逐渐发展起来,珀斯城中也增添了诸如茶场、制糖坊、可可加工作坊等许多与农产品有关的加工产业,使得珀斯城也渐渐有了一丝城镇的气味。但从总体情况看,一直到无锋接手缅地时,缅地经济仍然处于一种极度落后相当封闭的情形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