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谁敢惦记我林二娘一巴掌抡死……

并州到彭水来回只需要两日路程。

两万大军由魏常龙亲自带领开路, 直接进入吉州地界,逼至渭城。

突如其来的消息打得吉州官员措手不及,刘国栋更是震惊不已, 听到晋王亲自坐镇前来查办渭城贪污案, 全都方寸大乱。

为贵人肃清了道路,魏常龙前去接迎。

当李珣一身紫袍章服出现在渭城时, 受灾百姓全都激动了,一听说朝廷最大的官下来了, 纷纷跑去围观。

两旁将士将百姓阻隔。

李珣威严肃穆, 姿容皎皎, 仪态风流。

有老妪小声问:“那是谁家的郎君, 年纪轻轻,生得这般俊?”

旁人答道:“是天家的郎君, 晋王殿下,朝廷最大的官儿!”

另一老翁恨声道:“渭城出了这么大的事,死了这么多人, 那帮贪官狠该整治一番!”

这不,有人高声呼道:“青天大老爷, 渭城百姓死得冤啊!”

接着人们纷纷跪拜鸣冤。

魏常龙道:“诸位乡亲们且宽心, 朝廷定会为渭城百姓讨回公道!”

城中道路虽已清扫得干净, 还是残留着不少水淹后的痕迹。

一行人抵达府衙, 父母官秦秉南已经换上绿色襕袍跪礼接迎。

李珣搀扶他起身, 见他手背上青紫鞭痕, 说道:“秦县令受苦了。”

秦秉南激动得热泪盈眶, “殿下不远千里而来,是渭城百姓之福。”

李珣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渭城百姓有你, 才是他们的荣幸。”停顿片刻,“林大娘暂且安顿在并州,不日便过来与你团聚。”

秦秉南抹泪点头。

二人走进府衙,李珣关切询问:“你的伤势如何了?”

秦秉南:“救灾要紧,无碍。”

先前城里虽有挽救,却搞得乌烟瘴气,粮食供应不上,治安混乱,医治欠缺,弊端层出不穷。

李珣直接从并州调粮救济,遇到发国难财扰乱秩序的格杀勿论。

军民齐心修复家园,很快便开了个好头,进入救济正轨。

林家姐妹二人过来与家人团聚。

经历一场生离死别,林清菊抱着父子俩痛哭一场。

林秋曼在一旁看得感动,她那小外甥很有礼节,对她跪地行大礼道:“多谢姨母沿途对阿娘多加照料,您的大恩大德,乔儿谨记于心。”

林秋曼扶他起身,摸他的小脑袋夸赞道:“乔儿也了不得,能于危难中照料好你父亲和祖父母,堪称小小男子汉!”

秦乔腼腆地笑了笑,没有说话。

林清菊感慨道:“数日不见,我家乔儿长大不少,往日娇生惯养,如今却愈发稳重起来,为娘既喜又忧,喜的是乔儿竟能独当一面,忧的是让你小小年纪竟吃了这般苦头,实在愧疚。”

秦乔正色道:“阿娘言重了,父母危难,乔儿哪有拖后腿的道理。儿理应尽一份力为你们分忧,这才是孝之常情。”

林秋曼打趣道:“你瞧这小大人,很会一番道理。”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秦乔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秦秉南倒是有些诧异,说道:“我倒没料到大娘竟然把晋王给搬来了,可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林清菊意味深长道:“我哪有那本事,这都是二娘的功劳。”

所有人都看向林秋曼,她连连摆手,“阿姐可别跟我戴高帽子,说得好像晋王是自家人一样,我一根手指头就能把他撬过来似的。”又道,“上回我坐牢打着他的幌子造了次谣,结果不知怎么的落入了他耳中,亲自把我问了,阿姐切记慎言!”

林清菊:“好好好,我不胡乱揣测,慎言,慎言。”

一家子又说了好一会子话才散了,最后留秦秉南夫妇独处。

他满身伤痕,瞧得林清菊揪心,红着眼道:“天可怜见,你受的这些罪总算没白挨。”

秦秉南握住她的手,俊朗的脸上尽是温情,“熬过来了,没事儿,倒是你,消瘦成这般,只怕吃了不少苦头。”

林清菊欲言又止,秦秉南关切问:“怎么了?”

林清菊沉默了许久才道:“我有些担心二娘。”

“二娘怎么了?”

“不知道是我猜错了还是其他,她跟晋王……关系非比寻常。”

秦秉南倒是吃惊不小,“此话怎讲?”

林清菊当即把京中和来并州的过程粗粗叙述,听得秦秉南皱眉,“若说韩家不是个好去处,晋王那里同样不是个好去处。”

林清菊忧心忡忡道:“这正是我担忧的,晋王位高权重,什么女郎没见过,就算他对二娘生了几分兴致,可二娘声名狼藉,性子又烈,再加之林家势小,只怕日后吃亏的还是二娘。”

“那二娘又是何态度?”

“瞧不出来。”顿了顿,“倘若是我胡思乱想还好,若成了真,对林家来说无异于是场灾难。”

秦秉南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