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崔嵬那日说的话并不多,但严璟却牢牢地记住了每一句,而后他便发现,崔嵬的话总是不会错的,比如,云州城的秋日确实要比都城难捱的多。

云州城地处西北塞外,本就沙多风大,到了现在这个时节,气温骤降,秋风凛凛,吹在人脸上,就像是刀子一样刮的人胆寒。加上自西北戍军出发之后,严璟突然就失去了出门的兴致,索性整日将自己关在房里,再不出府门一步。

秋风萧瑟,哪怕门窗紧闭,严璟依然能听见外面呼啸的风声,他朝着窗外看了一眼,目光落在软榻旁的炭盆上,薄唇紧抿,手里的书也再看不进去。

他在府里有人照料依然能够感觉得到西北的深秋的萧索,那人在茫茫大漠之上,又不知道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

其实严璟心里清楚,在常人眼里或许十分艰难且辛苦的事情,在崔嵬眼里或许不过是小菜一碟,他经历过各种的艰辛,也承担过无数的苦难,疆场之上或许只要无关生死,都是小事一桩。

可是这对严璟来说还是第一次——他的少年强大且坚韧,他却依然忍不住要牵挂与心疼。

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发出一声轻响,凛冽的寒风趁机钻进室内,打断了严璟的思绪。他掀起薄薄的眼皮,朝着门口看了一眼,银平已经关上了房门,朝着严璟举了举手中的食盒:“殿下,厨房煮的汤好了,您喝一碗暖暖身子吧。”

严璟将手里的书放下,从软榻上下来,赤着脚踩在地上惹得银平不由发出一声惊叫:“殿下,您怎么就这么赤着脚下来了?”

“嗯?”严璟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趿拉上旁边的鞋子,揉了揉额角,“这屋里这么暖,没必要那么紧张。”

“怎么能不紧张,您风寒可是才好。”银平一面收拾软榻一面道,“怪不得淑妃娘娘总说这云州不是什么好地方,这才来多久,您就病了一场。吃了这么多日的药,本来已经见好了,那一日您天不亮地出门,回来反倒是更严重了,这又养了这么多日总算是好了,当然得注意些了。”

严璟净手之后在案前坐下,闻言朝着他看了一眼:“说得好像我有多娇弱一样,不过是风寒而已,没必要小题大做。”他微垂眼帘,轻笑了一声,“再说,我染个风寒跟云州是不是好地方有什么关系,我在都城就不得病了吗?母妃她又没来过云州,怎么知道这里有多好。”

“小人在这云州城也待了大半年,倒也没觉得有哪里好。”银平小声嘟囔了句,又忍不住朝着严璟扫了一眼,“不过,若非要说哪里比都城强的话,自打到这云州来,殿下的心情确实要比以前好了许多,不过,近一阵好像又变差了。”

严璟听着他的话轻轻笑了一声,却没有回应。掀开汤盅的盖子,轻轻嗅了嗅,忍不住道:“是羊肉汤?”

“是啊,殿下,”银平回道,“这种天气里喝点羊肉汤可是大补。”

“是啊,”严璟轻轻叹了一声,目光落在那汤盅上,低低道,“也不知道军中有没有羊肉汤喝。”

“嗯?殿下您说什么?”银平没有听清,忍不住问道。

“没什么,”严璟摇头,“近日城中可有西北戍军的消息?”

“没听说,”银平回过头,发现自家殿下正对着那汤盅发愣,忍不住道,“殿下您跟那小侯爷不是交情还不错嘛,若是想知道战况,写封信送去,那小侯爷总不会不理您吧?”

严璟抬头看了他一眼,最后笑了一下,轻轻摇头,他用汤匙在汤盅里搅和了几下,才喝了一口,思绪飘散,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银平没有得到回应也习以为常,自顾收拾着东西,突然举起了一本书册,朝着严璟晃了晃:“殿下,您最近怎么一直在看兵书啊?”

“怎么,本王不配看?”

银平抓了抓头:“小人只是好奇,您以前不是觉得这种东西枯燥无趣,碰都不肯碰的吗?”

“以前?”严璟喝了小半碗汤,便再没了兴趣,顺着银平的话道,“以前的许多事,与现在不再一样了。”

银平歪着头想了想,最后点了点头:“那倒是。”说到这儿,他突然一拍手,“对了,小人虽然没听说西北戍军的事情,但是今日倒是听说了一件旁的事,还一直好奇,为何这么大的事淑妃娘娘都没有告诉殿下您?”

“前段时日我回信拒绝那桩婚事大概惹恼了母妃,一时不知该拿我如何是好了吧。”严璟又懒洋洋地靠回了软榻上,“什么了不得的事,倒是说来听听?”

“是前些日子皇后娘娘终于诞下了皇子,陛下龙心大悦,赐名‘玏’字,给了许多的封赏不说,还设宴长秋殿与文武百官同庆。”银平道,“消息从都城一路传到了云州,还有人说啊,陛下心中其实是想封这小皇子为太子的,只是觉得还不到时候,说不定等宣平侯从北凉大胜而归,就能将此事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