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下次一定

唐太宗是初心,是目标,是打算超越的对象。朱见深和自己年轻时效法、当做老师、并信心满满准备超越的皇帝谈了谈人生和国家社稷,谈了谈曹操,从魏蜀吴三国归晋,聊到后来宋辽金三国归元,但元朝比晋国体面多了,不可同日而语,以及明朝继承了元朝的另类分封制。

自古以来都有宗室分封,但如元朝这样分封了几大汗国这样的情况,只有明朝。明初藩王节制的兵马合在一起足有四十万。

李世民对此:???

感慨过很多次了,还想再问一次,疯了吧!!

朱见深流畅且磕巴的聊了半天,送走了唐太宗,看他潇洒的乘风扶摇而去。

他则揣着手回屋,躺在床上,郁闷的盖上毯子。

扪心自问,到后期,成化十八年往后,确实有些惰政,骄傲自满而且懒得应付日复一日重复的问题。对大臣们的勾心斗角已经倦了,想要让国家再进一步,实在是太难,就懒得过问了。忘却初心啊,多亏朝廷内外没有什么大事,要不然难逃祖宗家法。当时还有过废太子打算,也不知道朱祐樘会不会记恨。我对我爹心有芥蒂,不知道他心里如何,哎。

李世民回到山上的宫殿中,看到自己的皇后和别的阎君夫人正在做有趣的游戏。“这是在画什么?”

两名阎君夫人面对面的摆设了画案,手执勾线细笔,蘸着淡墨,时不时的抬头看对方一眼。

长孙无病:“你来看,这是现在最时兴的题材,很有意思。”

李世民走过去一看,她在画的是对面的美人提着毛笔犹豫不决,桌子上展开的画卷上,虽然角度很平,还能看出来是牡丹花丛中的半个美人。想必对面的美人也在画长孙皇后提笔画画,只是不知道姿态服装如何设计,互相参考的只是相貌。

说到是时兴的题材,他忽然想起来:“以前遥画的王羲之牧鹅图,竹林七贤图、耕读图一类画,现在都改成了着墨图。”

他喜欢欣赏字画,这些名家面对面互画对方创作的图,还是很漂亮。技艺高超,墨色精妙。相貌也画的惟妙惟肖,只是有些挑剔,必须要双方互相看得起,才能凑在一起画这样的图。画好之后也是各自收藏,虽然愿意给人看,却要不到。他馋的不行,奈何自己善书不善画,换不来。

一位阎君夫人:“最有趣的是米芾画的那幅苏轼泼墨图。”

说起那副画谁都想笑,俩人对着画画时,苏轼认认真真的画米芾,米芾唰唰唰的画山水画,六尺画卷上满是山水画,就在河边画了一个小亭子,亭子里有一个胖子,一个瘦子,面对面的画画。

画完之后都要互相交换作品,苏轼毫不吝惜这幅画,就挂在墙上,大开院门,任人往来观看。

其实他不吃亏,米芾的山水画的最佳,只是这样画出来的诙谐风趣,叫人好笑。

在两个画案之间来回溜达,观赏双方的进程。

长孙无病当然还很平静,甚至想把笔给他让他代笔。

另一位夫人就有点受不了:“忽然有种殿试的感觉。受不了。我先告辞了,笔墨都放在这儿明日再继续画。”盖上砚台盖子,拿着毛笔和笔洗出去到溪水里洗毛笔。

长孙无病笑盈盈的和丈夫一起送她们出门:“等他走了,咱们相聚的时间多着呢。”

“那可未必。”两位阎君夫人手挽手:“我们俩才是朝夕相处,你家那位,空闲时间多的很。”真有点羡慕。

还有吕雉也不错,拿述职和关心丈夫两个接口轮流用,也不知道他们怎么会有说不完的话,自己和丈夫现在已经没什么话可说了,就平平淡淡的在一起坐着喝茶。

天下大势总是在变,人才层出不穷,人间变革,多少可说可谈的事,那夫妻二人当然有说不完的话。

李世民走到哪儿都被羡慕,已经习惯了:“如今天下太平,同僚们回家的时间多了许多。新君的性格也不错,还能再有一二十年的闲暇。夫人慢走。”

安静下来之后,长孙皇后问:“你为何面带愁容?朱见深说了什么得罪你的话?”

“那倒没有,他的性格和雉奴有些相似,不会得罪人。”李世民玩笑道:“就连这爱好也相似。”

“哈哈哈。媚娘还是更漂亮一些。”

李世民:“我和朱见深聊到魏武帝,令人惋惜。匡正时痹,担任栋梁,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魏武帝不肯屈居与泥沼之间,托生人间去了,如今还留着他的故宅旧居。可惜我未能与他一见。三百年乱世,百姓遭难,埋没英雄。魏朝太短,倘若有两三百年的天下,明君迭出,有些事也能抹过去。”

长孙皇后:“魏武帝的诗篇有悲凉古意,或许与其命运相应。”一生以忠臣自居,结果儿子给追封了一个皇帝。曹昂战死,曹彰病逝,国家被他硬逼着出来效力的司马懿篡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