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谶语+太宗
萧皇后,本名观音。这名字挺常见,陈叔宝的皇后沈婺华法号观音,李建成的太子妃名叫郑观音。这三个女人也都人如其名,平淡如水,出家当尼姑,佛系。
杨坚在见到儿媳妇的第一眼就确定了,比想象中的0.5的战斗力还弱,也就是0.1,还是搬运物资方面,要是真的开始战争,也就比池鱼多两条腿。城门失火不会殃及池鱼。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娶儿媳妇主要看她爹的品德才貌,看看小姑娘的举止,只能和小姑娘他爹深入交流嘛。谁娶儿媳妇都不考虑武功,全都分工明确,妻子负责贤惠,打仗动武那是男人的事。
已经和李渊签订盟书。
签订了也不能放心,当过皇帝或将领的人都知道,随时可以出尔反尔。
帝镇中的皇帝们基本上抱有一个共同的认知:除了我(和我爹/我家祖先)之外,这里没有一个君子。
二人互诉思念之情之后,杨广依然怨念十足,沉着脸抓住她的手,端详她,好像比记忆中的女人分毫不差:“你差一点就活的比李世民还长。”
“阿弥陀佛,这还不好么?”
“那倒是不错。”杨广反应过来了,确实好啊,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呢?他们嘲笑我的皇后对我无情,安安生生的受用唐朝的供养,我怎么就没以长孙氏早逝作反击呢?报应啊报应,我那菩萨戒算是白受了,有用的话一句都没想起来。
萧观音对着灶台仔细回忆了一会,她小时候真会烹饪,做了皇后之后也会煮肉羹给皇帝,但已经不管备料和生火,到唐朝养老的二十年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多事得想一想。
杨广先陪着她去洗米,然后一边熟练的往灶台里狂塞木料,一边抱怨:“你怎么看起来这么年轻?难道当皇后的十多年间,不觉得快乐?难道我待你不好?”
“??”萧观音这才得知人的容貌会停留在最快乐的时候,以及对面那个年轻人是李渊!仔细想想,自己哪年不担心他?他生气时,担心气坏了。他要修许多大工程,担心百姓负担不起。他要去打仗,又是担忧。只是知道劝了也不会听,干脆不说,少添堵也是好的。
“停,别再塞了。不要这么大的火。”灶火塘几乎被塞满了木柴,快要烧不起来了。
萧皇后语气柔和,叫人一听她说话,情不自禁的放松精神,觉得舒服:“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年龄?”
杨广自己想了一会,反正是自己生前,心情舒缓了许多。这要是来个六七十岁的老婆婆,那他真要气死了。
“我写诗钓了赵飞燕帮我,过些日子叫她跳舞来给你看。”
“哦??”
“别误会,他们仨感情深厚,只是以舞换诗。”
萧观音的厨艺可以称为妙手回春,用大部分自己耕种收割的食材,再加上少量的祭品二次加工,置下一桌简单朴素的宴席。香喷喷的蒸豆饭,焦脆脆的锅巴,油汪汪的面筋,肉末蒸茄子,清炒三素,滑溜溜的鱼羹,糖醋姜丝切的纤细腌的入味,加上一碟腊八蒜,非常好。
杨坚和独孤伽罗大加赞赏:“好啊!当皇帝时吃的也不过如此。”
恨不得把墙拆了让对门看看自己吃的有多好。
对面长孙无病正隔着屏障心疼小女儿,李明达比她想的还可爱,五六岁的小姑娘不胖不瘦,已有绝世容颜,还有一双异常聪慧明亮的眼睛:“你要是抄写疲惫,就别在这儿住着,去和你姑姑姐姐同住,不用在这里结庐。我见你一面就满足了。你哥哥我还不曾见过呢。”
不知道长子去了哪里,为什么不来见我……
以前曾听说,不论是谁下了地狱,只叫那些被他杀掉或害过的人知晓,亲人和仇人都不告知。以免增添无辜者的悲伤。
李明达倒愿意为母亲去寻找,只是自知自己实力不济,本来就是个小孩,现在样貌更小,握笔都有点累。她心里有数,不答应做不到的事:“我想多见见母亲呀。”
正确的办法不是自己去找,而是抄写够几个月租金的书之后,顺道去找阎君请教。
母女二人隔着屏障,坐在同一张席子上,心念一致:她真是柔弱可爱,我要照顾她!让她开心。
长孙无病低声说:“我收集了许多王羲之的真迹,打算送给皇帝,叫他宽心移情,你要看吗?”不只拜托自己的小姑子,也请汉朝的皇帝皇后们帮忙,尽力收集了八篇,还有一些其他著名书法家的字迹,也有一些。听兕子说她去世之后,皇帝每天哭数十次,那得伤心成什么样啊。
李明达趴在壁垒上:“真迹?我要看!!娘你好厉害!”
她抱出来一个大木桶,里面有些装裱好的墨宝,一幅幅的展开给她看,很多,也很美。
李明达也已父亲的笔迹写了两首诗送给她,依然是真假莫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