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毛毛虫(二章)

用竹篾编出一个三尺长一尺宽的竹篓筒,一边是桶底,另一边直接用编织剩余的竹篾交错着封口,就变成了一个两头封死的镂空竹筒,把竹篾截的短短的,用水浸泡之后用手掰着在火上烤干,即可定型成直角形,插在竹篾编织交错的地方,特别像毛毛虫的刺。

如果用腿夹着的时候用力不匀,编织出一个歪歪扭扭的长竹篓,可喜可贺,这个毛毛虫看起来更加真实了!真像一个在扭动的毛毛虫。

虽然做好了,却不知道该如何固定起来。

汉朝的日常用的灯是油灯,大一点的落地式有长信宫灯、九盏连枝灯、多枝龙凤陶灯、花鸟百戏陶灯。小一点的,神仙陶灯有王母灯,陶塑的王母身边有两个童子捧着灯碗,王母头顶上也有灯碗,还可以多层组合。还有挂起来的灯,陶灯上有陶环,可以挂在铜勾上。

以上这些都和花灯没什么关系,刘备拿了一个三节的竹筒,对半劈开,前后两节半圆形的竹槽里可以放油点灯,中间的竹筒上挖了一个方形开口,把另一个竹子削出上细下粗的方形竹条,插在开口中。基本上是严丝合缝,拿起来用力晃了晃也不会掉。

再把这半截竹筒固定在竹毛毛虫下方,固定的结结实实,可以举着玩或者插在地上玩。

“扶苏,借一勺油点灯。”

扶苏正在磨刀:“随便拿。”那是炸过的人的油,食之恶心,弃之可惜,只能留着继续炸人用,撞在几个翁中,没敢放厨房,放在厨房后墙。

磨石打磨刀刃的声音沙哑渗人,在帝镇中传出去很远,这种声音总是让人不舒服,除了磨刀者本人掌握节奏不算难过,大部分人听见这声音,都会下意识的竖起汗毛。

小孩子去找眼睛,找来了核桃、山楂和油炸丸子。

山楂梗很结实,拽都不好拽断,别在竹篾交错的地方,就成了一双红红的大眼睛,山楂屁股则成了黑色的瞳孔。

刘备吧唧吧唧吃着油炸丸子:“不错不错,这山楂找的好。”

曹操皱着眉头忍着,他就特别讨厌这种声音。

忍了一会,忍无可忍,取下墙上挂着的古琴,开始弹广陵散,他会的不全,到手的琴谱本就不全,可是残本也很好听。巴拉巴拉弹完了一遍,哎?那边磨刀还没结束?一把刀要磨多久?再磨一磨就没了!

曹操愤愤的起身去看,打算婉转的给他提供一些磨刀常识,刀只需要适度的打磨,磨的太多了反而会损伤刀刃,刀刃会偏。

走过去一看,转身就走。

扶苏公子难得磨刀,把所有用过的刀都拿出来了,堆满了两盘,正在一把一把的仔细打磨,旁边还放着一块肉,磨的差不多了就切一片肉试试。

初步估计,这些刀都磨完怎么说也得有一个时辰。

回去即系弹琴吧,翻出来一本琴谱:“夫人过来,坐在我身边。”

卞夫人正在旁边发呆,她也没什么事可做,年迈之后常常发呆,死后更是不忙,连需要关心的事都没有,偶尔做做衣服也不用多长时间,尽情放空自己。“有何吩咐?”

“你我弹唱一番,打发闲暇时光。”

卞夫人年轻时很善于唱歌,歌喉婉转清丽,后来他的地位渐渐高了,为了端庄相衬就不再唱。一闻此言,有些拿不准:“许久不唱了,只怕荒腔走板,贻笑大方。”

“我不笑话你。”

曹操古琴而歌,她负责翻书和伴歌:“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一曲《胡笳十八拍》,悲怨浩然,吸引了皇帝们的注意力。

词好!唱的也好。

住在隔壁的曹丕不觉得磨刀有多难听,就以为父亲突然又要给自己加强汉室忠臣的人设,默默无语。

到了天黑时,始皇携妻子回家,还抱着一盆小盆景。

远远的看见梅花绽放,庭院前插着一个圆形的灯,还有一个龙形灯:“这龙形灯不错,只是短了点,还有些胖。”

吕雉有些挑剔:“还很挺直,莫不是扶苏自己做的?”

走进了一看,虽然有两个山楂做眼睛,但绝不是龙。说是蛇却背上有刺,说是豪猪却又缺了腿,趴在地上的狗倒也差不多是这样,可狗也没有刺啊。

扶苏正在指挥皇帝们凿池子里的冰块,趁现在把大块的冰拿出来存在冰窖里,夏天才有冰用。他的原则很简单,冬天没干活的夏天甭想来要冰,岳父也不行。

政雉夫妻一回来,很多人都感受到了。

刘邦:“啧。”

刘彻把铲子随手一扔,假装自己没在这里干活。

曹操忽然站了起来,远远的看向那对夫妻,不知道为什么,那个男人让他觉得非常熟悉。还没走过去,就看到扶苏和刘盈对这对夫妻行礼,又上前接过盆景,显然这是秦始皇?我见过他么?我怎么会见过秦始皇?生前一定没见过,死后也不记得见过这个人,这样一个人,我若见过绝不会忘记,可我没见过这张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