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长安化生寺, 广邀天下得道高僧一千二百名,在长安化生寺内开坛讲诸品妙经。
金山寺身为江州第一大寺,法明长老也收到了邀请帖, 择日选三十三名徒孙,带上玄奘觉明二徒, 准备前往长安。
贞观十一年, 法明长老带着众人从江州一路往南,历经三月一路化缘讲经,终到达长安。
“……这就是长安城啊……”
觉明站在长安城外的泾河岸边,满脸惊叹的望着前方的繁荣街道。
他们接到请帖后,一路上听着师傅讲起这长安的繁华时,还觉得师傅是不是有点夸大了。
可眼前, 他们站在这里,却发现比起师傅口中那个繁花似锦,八水绕城流, 三十六条花柳巷, 七十二座管弦楼的长安, 眼前真实看到的长安,比那些词语描绘出来的更盛十倍。
玄奘也站在人群之中, 双手合十目光注视着街上人来人往的一幕,眼中不时闪过惊讶。
这里就连一名挑担的大汉,身上所穿的衣物也比他们干净整洁,并且没有看到任何一个补丁。
那些提着篮子匆忙走过的女子,头上也多数都带着各式簪花,布的绢的金银皆有,衣服色彩鲜艳明媚,独自在街上行走, 目正步稳,面对他的打量还展开笑颜冲着他眨了眨眼。
玄奘:“……”
法明瞧见这一幕,一本正经的暗咳了一声,提了提身上破烂不堪的青色僧衣,面色镇定的看向徒弟徒孙们;“我们已经到了长安,先去那化生寺安顿下来,洗漱一番再出来探路。”
不用他说,在场众人除了玄奘之外,其余人看着街上那些行人,再低头看看自己灰头土脸还有破烂僧衣的样子,定力差的已经羞愧的企图用手将衣服破损的地方遮挡住。
“师傅,这里连乞丐都没有。”
玄奘走在路边,望着不时经过的人群,重点看向那些茶楼酒馆的墙角。
在江州城内,每次下山他都会看到几名乞丐蜗居在那种地方,等待着店家将馊水倒出来,那些乞丐每次到了那个时刻就会蜂拥而至,从四面八方冲出来抢夺食物,到了冬日遇上寒冬还会发生冻死人的事件。
每年金山寺腊八都会提供免费的腊八粥,拿着碗的民众从山上一路排到山脚,很多人连碗都拿不出来,随手砍一根路边的竹子,直接请师兄将粥倒进竹筒内,就抱着竹筒开始吃了起来。
“还真的没有。”
法明早些年在这里住过,那时候他记得街边还有乞丐的,没想到时隔十五年再来,这里连乞丐都看不到了。
“师兄你看,刚还说这街上连一个乞丐都无,这不就是来了一大群。”
不远处,几名身穿蚕桑色僧衣的和尚,手里盘着色泽润白的玉珠,笑呵呵的指着法明长老一群人。
在说话之人身后,几名穿着同样桑色僧衣的和尚们,探头看清了法明等人身上的衣服后,纷纷皱眉掩鼻:“快走快走,这些人也不知道从哪个山沟沟里钻出来的,这些人身上都是虱子,你们都小心避开,防止虱子跳到身上,那东西可是洗不掉的。”
话一出口,说笑的众人连忙惊慌散开,往远处躲去,深怕法明长老等人身上的虱子跳到他们身上去,到时候在法会上丢脸的可就是他们了。
站在这边的众多弟子们,看看对方身上的僧衣,再看看他们自己身上的。
越发羞愧的抱紧怀中的包裹。
出发前,师傅让每个人带上三套衣服,除了一套换洗的之外,还有一套是专门定做到这长安城中穿的。
进城前,他们也询问过师傅要不要换上干净的全新的僧衣,却被法明长老拒绝,现在一群人走在街上就像是异类。
“化生寺在什么方向。”
站在人群之中的玄奘,面无表情的侧目看向法明长老问道。
阳光之下,刚逃走的那帮僧人只见那些穿着破烂的和尚里头,走出一名少年。
远远看过去,只见对方风姿英伟,仪容秀丽,相貌稀有身穿破烂僧衣站立在人群之中,庄严之美,让众多刚出言讽刺的和尚们,纷纷惊叹不已。
“长得好俊的和尚啊。”
刚讽刺别人是乞丐的地真望着那张脸,忍不住咋舌。
“不过是一个小白脸,那么年轻说不定经书都没读过两卷,每次开坛讲经都会遇到这种寺庙,正经事不做,偏偏先去那红尘里寻找几个长得俊俏的小子,给人剃了光头假冒和尚,就是为了想要在这种万庙齐聚的日子里出风头。”
地听看到那张脸也被惊艳了一秒,转瞬清醒后大声呵斥弟子们:“你们记住了,这一次化生寺的大会,千万不要学那种寺庙的做法,我们是来辩佛讲经,那种靠外貌取胜的都是旁门左道。”
被打上旁门左道的玄奘,瞥了一眼那边大声说话的陌生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