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反派他不香吗?真不香1
正如同嬴政所说的那样,父子之间没有隔夜仇,而这对父子之间从前所有的隔阂都来源于公务政事,与私情私利无关。
皇长子性情温厚,并非激进主战之君,但是承继帝国、抚恤百姓,做一守成之君,却是绰绰有余。
目送那高大而熟悉的身影离去,嬴政默然独坐良久,再回过神来之后,便传召郎官前来录旨,册皇长子为皇太子。
因为六公主许嫁蒋应辰一事,近来京城议论纷纷,觉得皇长子大抵是被踢出了储君候选队伍,毕竟皇长子长姐的夫家刚刚被满门抄斩,九族也被提溜走修长城,而幼妹的夫家又如此不显,甚至没有官身。
那郎官虽未掺和其中,但心中难免有所猜测,听皇帝吩咐录旨立储,怔楞几瞬,方才回过神来,恭敬的提起笔来,心头却是一片惊涛骇浪。
皇帝早就有意册立长子,毕竟他既是嫡出,又是长子,且的确仁孝,能够服众,否则,又如何会叫他娶军中名将之女为正妃,又默许他与将领往来?
至于扶苏,原本也是板上钉钉的大秦太子,向来后世以前朝亡国之因为鉴,秦朝废止封建之事,汉朝遂行郡国并行制,又因为始皇帝死时扶苏在外,赵高、李斯趁机作乱,故而有汉一代,太子再不曾离开关中,以防不测,可见一斑。
旨意很快被草拟出来,郎官双手呈上,请皇帝过目。
不过几百字而已,嬴政却看了许久,手指触碰到黄绸缎面,仿佛通过此物触碰到了尘封在心头的那段记忆。
若是当年能够早立扶苏为太子……
若是能早些看出赵高那奴婢的狼子野心……
若是……
罢罢罢!
嬴政先是长叹,复而失笑,取出印玺加盖其上,令人前去宣旨。
皇长子返回京师之后,尚且不曾归府,拜见过皇帝之后,便同临昌公主和六公主一道返回自家府邸,与王妃和世子团聚。
众人其乐融融之际,却有仆从匆忙来报,道是两位重臣前来宣旨,现下已经过了朱雀街,再有半刻钟时间便要抵达府上。
临昌公主听得微恐,六公主不明所以,皇长子心中却有了些许明悟,吩咐府中人准备香案及一干接旨之物,带领妻小往门前等候。
两位重臣脸上微微含了几分笑意,神色较之从前,却多添几分恭敬与凛然,展开圣旨宣读结束,又笑道:“太子殿下,请接旨。”
皇长子恭敬谢恩,接过圣旨,站起身来,王妃随之起身,却有种踩在云上的晕眩感,临昌公主也怔住了,只有六公主一蹦老高,拍着手欢喜笑道:“大哥是太子了,恭喜恭喜!”
因为这一句话,气氛才算是彻底活过来了。
王妃吩咐仆从往府门外去散发喜钱,又招待宫中内侍,请两位朝臣喝杯茶再走,临昌公主则盘算着什么时候入宫谢恩,行宴款待百官,忙碌是真的,欢欣雀跃也是真的。
消息传到京师,百官勋贵俱是为之惊愕,然而转念一想,自古立嫡立长,皇长子既嫡且长,又非痴愚残疾,本就应当是储君人选,现下敲定下来,又有什么好疑惑的?
还有人暗自揣测着,觉得皇帝大抵是想搞平衡制约那一套,论据还是那么几个——临昌公主夫家被满门抄斩,六公主夫家同样不显,要真是一心一意要叫皇长子登基,为何不给他添几分得力姻亲?
自有侍从在外搜罗消息报于宫中,而嬴政听闻之后,也不过付诸一笑。
满朝文武,诸多勋贵,能派的上用处的人多了去了,难道还能都跟皇太子结亲?
真觉得娶了这家女儿,这家人就会拼死拼活付出一切,那才是蠢呢!
李世民不禁哂笑:“向来娶妻娶贤,何必苛求门户?承乾为皇太子,娶的是秘书丞之女苏氏,这么一看,我也是不满意这个儿子了?”
刘彻也撇嘴道:“皇帝真心想给儿子铺路,又不是只有娶妻纳妾这一条门路,直接令三品及以上门户嫡子入侍东宫便是,何必玩那些弯弯绕。”
朱元璋回首往事,神情郁卒:“亲兄弟都会阋墙,更别说姻亲了,靠不住的。”
嬴政原本还在为宫外传言发笑,闻声不禁敛起笑意,默然片刻之后,半是自嘲、半是讥诮:“不阋墙的天家,那还叫天家吗。”
李世民默默点了个赞。
种种流言蜚语之下,甚至没人关注到六公主的驸马蒋应辰也在东宫谋了个职位,其实也不能说是没人注意到,只是蒋应辰既为天子女婿,要迎娶的又是皇太子胞妹,皇帝亦或者皇太子想给他镀一层金,在东宫某个官也是寻常。
没有人将精力放在这桩小事上。
皇太子顾惜幼妹,自然要见一见这位未来妹婿、东宫臣属,又知晓他并非才思敏捷之辈,故而相见之后不论文赋,只谈庶务,提起此次南下修河渠一事,不想对方言之有物,知之甚多,显然并非是死读书的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