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京师的近况
张煌言顿时惊叫出声,这每天写两千字,都感到窒息,六千字真是要老命。
“伯父要不得,真的写不出六千字,除非有人帮忙。”
李适也知道这古代写书可不比现在,古代每天这六千字真的要人老命。
“那就给你安排个帮手,新科进士陶元祐?”
张煌言赶紧摆手,
“伯父,这陶元祐名声可差了,出卖同乡好友为人不齿啊。”
李适顿时大怒,
“什么叫出卖同乡好友,他这是心向朝廷,他这是眼里有国家社稷,这种人才就该提拔重用。”
“就他了,你们两个好好合作,记得话本的质量一定不能下滑。”
张煌言只得弱弱的说道,
“伯父,那兵部郎中的位置?”
李适白了张煌言一眼,眼里只想进步,这样哪里能成大器。
“话本完结你就去兵部上任。”
张煌言顿时大喜,然后屁颠屁颠的就去写话本去了。
李适印的五千万两纸币,早就被投放到市场上。再加上朝廷上马了大量的大工程,每月军饷和官员的俸禄。
以目前朝廷的收入,户部不知道破产了多少次。
还好有李大人这种鬼才在,没有钱就印,硬是将大明的财政给兜住。
百官表示自从李大人上任户部尚书以来,我大明朝廷就再也没有差过钱了,也再也没有拖欠过俸禄了。
以前爱搭不理的纸币现在居然成了香饽饽,甚至边关出现十两银子兑换三两纸币这种骇人听闻的事。
银子现在一般只在海贸和钱币兑换上使用,北方的一切交易都是采用纸币,商人百姓也渐渐习惯了纸币这种既方便又实用的交易方式。
纸币之所以硬挺,一是朝廷的税收必须要用纸币缴纳,这是纸币信用的基本保证。
二便是京师织造局的布匹也起到至关重要的的作用,承担了纸币的主要信用。现在织造局的布匹畅销海内外,物美价廉,深受各地区人的喜爱。
三便是边关的贸易也采用纸币交易,这扩大了纸币的交易范围,间接增强了纸币的信用。
纸币对于蒙古人来说更容易接受,毕竟以前多采用以物易物。现在把牛羊等卖了,直接拿着轻巧的纸币买买买,不像银子那么沉重,不方便交易。
只是苦了建奴,国库中以前抢的那么多银子,现在居然没有啥卵用。要去买明国的物资,等于直接打三折。
当然李适也不是随意的印钱,而是有计划有参照的印钱。
一般就是参照入库的银子印钱,只在现有的银子上多印百分之三十,这百分之三十就等于朝廷的钱。
还有便是观察市场上缺钱的程度,要是缺钱,那还说什么,直接开启印钞机器莽干。
要是市场上钱多了就想办法引导让人把钱存到银行里面,然后停止印钱,严格把控多余的钱流入市场。
在李大人走钢丝的高超技术下,硬是没有让纸币崩盘。
当然紧急情况下印那么个一两百万两问题不是太大,因为现在的纸币几千万两的体量实在太大。
一两百万两,洒洒水啦。
现在只等六月的夏税入账,便不用再走钢丝了。夏税主要征收的是去年十月种下的冬小麦,将在第二年的五月成熟。
冬小麦主要种植在长城以南的地区,北方大约有五千万亩的土地种植了冬小麦,将为朝廷带来约八百万两的收益。
最近北方草原的大战,严重影响了边关的贸易,也影响了边关商税的收益。
当然这收入少了就要影响李大人的心情,李大人直接给宣大总督卫景瑗轻飘飘的一句尽快解决北方的战事,让贸易恢复正常。
京营的一万将士表面上是来增援土默特部的,实际上就是趁机在关外搞个据点,以后好拿捏草原的蒙古人。
这不京营的将士到了云川就不动了,快两个月的时间就知道筑城,直接把原本半人高的土墙直接给垒成数米高的城墙。
看这架势还要继续,这是要奔着关外最为坚固的城堡去的,据悉城墙计划都是十米高。
多尔衮的大清军队和土默特部在丰州对峙了两个多月,期间大战皆是土默特部战败,不过土默特部硬是坚持了下来,没有溃败也算是个奇迹。
不过土默特部快要支持不住了,溃败近在眼前。
现在北方大战日趋紧张,南方洛阳一线双方数十万大军云集。
而我们的李大人那是一点都不着急,也不怎么关心。
现在最重要的便是夏收,马上有粮食到手,俗话说有粮在手,心里不慌。毕竟朝廷的太仓粮库快要空了。
户部左侍郎宋应升主管农业,那是头发都要急白了,要是京师一旦断粮,后果不堪设想。